見壯漢不願多言,李混自覺無趣,一邊吃著水果乾貨,一邊往胸口的兜袋內塞著。
有好吃的好喝的,李混從來不曾忘過自家師父。眼下這般美食平日可吃不著,自然要多吃一些多帶一些,好讓師父他人家也嚐嚐鮮。
院中,賓客落座近滿,喜婆看了看時日,而後揚聲喊道:“新郎官新娘子整冠,鞭炮起……”
隨著喜婆聲音落下,鞭炮隨之響起,眾人紛紛起身,李混亦不好獨坐跟著站了起來。
大安國民間風俗淳樸,喜堂倒也簡單,一聲禮炮兩聲禮堂,這三聲嘛自然是送入洞房。
不知是何緣由,待鞭炮響起,趙張兩家始終沒有拜堂的意思,而躺下一對新人,只得略顯茫然的杵在原地。
須臾,趙昆環顧堂下,又派遣僕人給眾人分發乾果糕點,以緩賓客情緒。
“老爺,您看吉時都過了,不妨先讓新郎官和新娘子拜堂成親。”喜婆不明所以,看了看外面的日頭,卻見趙昆始終沒有示意開始拜堂,不禁脫口問了句。
趙昆端坐在正堂座椅上,聞言眉頭一挑,沉聲道:“住嘴,梨花劍派的貴賓未至怎可拜堂!”
不怪這喜婆多嘴,只是她不知曉今天貴賓的來頭,這才撞了灰。見趙家老爺發怒,她連忙閉上了嘴。
一旁的趙家老夫人掃了眼議論紛紛的眾賓客,而後神色焦灼的望著門口的動靜。
又過了半晌,院門外依舊無人前來。
見此,趙昆臉色漸漸一暗,左右為難起來,他看了看高朋滿座的別院大堂,斟酌片刻,吩咐道:“既如此,便開……”
而其話未說完,卻見大門外守門的管事,忽而亢奮的揚聲道:“梨花劍派弟子前來祝賀!”
隨著管事聲音響徹庭院,趙昆沉著的臉,忽地紅潤起來,他激動的站起身子一路穿過庭院,來至府門。
滿座的賓客聽到梨花劍派四個大字時,有震驚,有不解,更多的是好奇。
李混不為所動,自顧自的吃著美味的瓜果。
門口,隨著趙昆的迎接,卻見一對年輕的男女自門外飄然步入庭院。
而其男的青衫錦衣,劍眉玉面,俊俏非常。女的紅衫紗裙,輕挽烏雲髻,清秀動人。兩人邁著大步,掠過無數人的目光來至別院。
李混所在宴桌,距離大堂不過幾步之遙,就在這一男一女穿過人群,與他擦肩而過時,他連連稱歎道:“嘖嘖,江湖大派的弟子當真是生的俊俏啊,那姑娘道爺喜歡,要是給道爺做個媳婦兒倒也不錯。”
身旁的壯漢大吃一驚,連忙掩住他的嘴,噤聲道:“小道長慎言,當心言多必失,失之罪也!”
李混掰開壯漢的手,惡狠狠道:“怎地,嘴長在道爺身上,說兩句還得看別人臉色!”
這話聲音不算大,可在鴉雀無聲的庭院中,這道聲音卻顯得極為扎耳。與此同時,那對步入大堂門檻的男女,聞聲腳下一頓,齊齊看向人群中的小道士。
錦衣青年望著小道士,淡然的面容上閃過一絲溫怒,一旁的女子則扯了扯他的衣衫,臻首輕搖道:“師兄,大局為重。莫要為此動了干戈,損了師門和鏢局的面子。”
青年臉色變了又變,旋即微微頜首,轉身步入大堂,女子美眸微閃,深深地看了小道士一眼,隨之而去。
李混與紅裙女子四目相對,而其不知悔錯,反而衝其擺手一笑。這一幕驚得身旁的漢子冷汗淋漓,半晌不敢動彈分毫,生怕梨花劍派的高徒,一怒之下將自己牽扯進去。
“梨花劍派弟子穆雨生,奉外門執事之命前來恭賀趙家公子喜結良緣。”
“梨花劍派弟子徐雙,奉外門執事之命前來恭賀趙家公子喜結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