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關鍵,只有高文一個人完全拿捏。
小茲維列夫有些緊張,但腳步還是快速完成調整,並且朝著球場中央移動,但這次,移動速度就有些控制。
因為他無法確定,高文接下來一拍會如何選擇,斜線?直線?小球?中路?
他需要保持機動性。
然而。
就是這一點停頓一絲遲疑,球場對面,高文就已經出手。
上一分,高文選擇側身正手切放小球,這是第一次。
這一分,高文選擇側身正手直線進攻,也是第一次。
整個出手,非常乾淨也非常利落,手起刀落,正手甩鞭式直線擊球,速度和力量瞬間全部釋放出來。
前面四局,高文很少很少將線路開啟,主要就是和小茲維列夫在底線纏鬥,一點都不像高文的風格,回球線路中規中矩,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底線實力展開周旋,證明高文的底線擊球能力確實出色。
一直到此時。
在僵持與博弈的過程中,天馬行空的擊球選擇、膽大心細的線路選擇,這才是高文躋身頂尖高手的殺手鐧。
撕拉。
就這樣撕開一道口子。
正手,直線,但落點沒有追求極致,力量也沒有全部釋放,依舊輕描淡寫,網球就已經化作一道光影。
小茲維列夫正在朝著自己的正手位狂奔,但腳步稍稍遲疑,二次啟動加速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網球,從小茲維列夫眼前輕盈劃過,形成突破,轉眼就已經消失不見。
制勝分。
“0:30”。
還沒有來得及喘息,這一局就已經連丟兩分,但更糟糕的是——
怎麼回事?
小茲維列夫沒有任何頭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