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基本就是全部了。
在速度、角度和力量的多重壓迫衝擊下,高文的所有嘗試都被壓縮到最小值,甚至就連回球線路的控制也也被削弱,整個戰術佈局也就進入穆雷的節奏,甚至就連高文的球質也很難帶來更多的衝擊。
果然——
斜線,試圖壓深區但遠遠不夠、試圖提升速度但拋物線沒有壓住、試圖扯開角度但也沒有能夠如願。
穆雷,到位非常及時,後續進攻銜接立刻跟上。
預判!
此時就是防守博弈了,預判非常非常重要,高文小碎步調整站位,朝著反手位移動一下,但重心沒有完全離開,看到穆雷出手的剎那就馬上做出反應,急停急轉,重新朝著正手位移動,及時到位。
——斜線!
歸根結底,穆雷還是喜歡正手斜線,非常套路,即使經歷無數比賽,經常被對手識破,但穆雷的性格就是如此,不僅保守而且頑固,他還是鐘意正手斜線。
這次,也不例外。
高文腳步快速到位,正手也頂了一拍斜線回去。
倒不是高文不想變線,而是接發球那一拍遭遇擠壓,腳步調整一直沒有到位;再加上穆雷這一拍正手斜線進攻非常強勢也非常彪悍,又重又快,沒有給高文留下什麼空間,所以他就沒有選擇冒險。
高文的注意力完全集中,接下來一拍依舊是穆雷的進攻銜接——
所以,穆雷會選擇秋天陰雨一般地反覆捶打斜線,還是會選擇盛夏暴雨一般陰晴不定地突擊直線?
老實說,高文無從判斷,因為主動權就掌握在穆雷手裡。
從習慣來說,穆雷連續第二拍繼續重複斜線,這是大機率事件;但莫名地,高文就有一種特別直覺。
也許,斜線?
也不能說是純粹直覺,而是整個比賽局勢:
從兩位球員過去三分的對抗到經歷賽點而後顛覆局勢的場面再到目前比分的對峙狀況,穆雷能夠位列巨頭行列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夠聰明——
穆雷,非常非常保守,但如果真正需要打破僵局的時候,他也能夠果敢出手。儘管次數沒有那麼多。
一種審視、一種判斷、一種捕捉。
然後,高文就移動了。
不是提前移動,而是小碎步調整,慢慢地調整重心,腳步朝著左側移動,但注意力依舊覆蓋著正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