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勢與劣勢,還沒有來得及形成,轉眼就再次演變全新局面。
踏踏,踏踏踏。
高文,正在橫穿全場,連續大跨步,人高馬大的姿態如同縮地成寸一般,眼花繚亂之間就已經到位。
因為費德勒試圖壓縮節奏快速出手,所以斜線角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深度也欠缺些許,給了高文機會,這才讓高文風馳電掣的移動速度快速趕到,迎面而來就能夠察覺到排山倒海的氣浪正面而來。
然而!
高文毫不示弱,利用助跑的慣性力量,正手快速推送出去,借力打力之間,丹田力量再次推送出去。
直線。
殺機!
“進攻VS進攻”——
儘管被動,儘管僵持,儘管膠著,但這一個回合的前三拍,費德勒和高文都沒有放鬆,拿出最佳狀態,呈現出美網半決賽第一盤的格局,展開對攻大戰,不僅快而且強,針鋒相對地將攻勢完全拉滿。
每一拍擊球都介於進攻和防守之間,在主動與被動的拉扯推讓之中不斷提升強度,速度和力量全面攀升。
乒乓,乒乓。
回合,著實太快,犀利的鋒芒瀰漫全場,然後就看到網球宛若箭矢一般朝著費德勒的反手位刺穿而去。
刀光劍影,模糊一片。
也許,唯一“短板”就是套路熟悉,因為快也因為強,出手不斷提升張力和強度,依靠路線和球質施加壓力,所以擊球線路往往都是一種習慣性的條件反射,缺乏新意,對手的預判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對高文是如此,對費德勒也是如此。
高文的正手直線才剛剛出擊,費德勒的腳步就已經越過半場,不僅沒有控制速度,而且持續提速。
以快打快,這是費德勒的強項,他知道在這樣的局面下,如果想要打破僵局,就必須有一些突破。
比如現在。
移動,快速移動,交叉換步持續橫移,即使腳步已經到位也沒有停下,而是持續移動,切換位置。
從反手切換到正手——
側身正手。
這是這一分裡的第二次側身正手,只是這一次和前一次不同,前一次是側身過後滑板擊球,這一次則是發力。
一邊移動一邊跳躍,費德勒整個人騰空而起,卻不是雜耍,而是為了尋找一個擊球點,然後自上而下地出擊,利用拍頭速度、擊球力量形成壓制,瞬間爆發,側身正手的進攻才能夠將威力全部釋放。
不僅全面發力,而且撕開角度。
砰!
網球,宛若出膛炮彈。
在進攻與進攻的強強碰撞裡,費德勒如魚得水,整個出手的判斷和氣勢截然不同,居然還進一步提速。
擊球,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地朝著高文的反手底線大三角衝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