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德約科維奇也好,高文也罷,他們專注在世界第一的角逐之上,卻更加專注在賽程的碰撞上。
對球員來說,越是激烈,就越是冷靜。
對媒體來說,越是冷靜,就越是激烈。
這,也是一景。
站在暴風眼核心的兩位球員雙雙按部就班,根據自己的步調踏上征程,嚴格遵守計劃邁向賽季終點。
亞洲賽季結束,歐洲室內硬地賽季登場。
第三站,維也納。
在這一站賽事裡,冷門迭爆、意外連連。
特松加、蒂姆、拉奧尼奇、安德森、卡洛維奇等等球員全部提前爆冷出局,此時就能夠深深感受到高文話語的意思——
進入賽季收官,身體和精神層面雙雙陷入低谷,嚴重一點就是傷病,輕鬆一點則是手感和狀態的下滑,對於所有球員來說,如何安排賽程如何調整狀態,這都是一個難題。
君不見,“縮短賽程”的呼聲,一年高過一年,從ATP到WTA都不例外,包括戴維斯盃的額外賽程也屢屢遭遇詬病,這也是網球的推進商業程序道路上必須面對的問題,球員與賽程之間的矛盾不可協調。
所以,費德勒整個亞洲賽季只安排了魔都大師賽,首戰出局之後,也沒有增加賽程,依舊只有巴塞爾一站。
所以,德約科維奇面對世界第一的激烈競爭也始終保持心態平穩,並沒有匆匆忙忙地打亂自己的計劃。
不止是維也納,莫斯科、斯德哥爾摩等等賽事也同樣冷門一個接著一個。
然而,在一片冷門之中,頂尖球員們依舊站穩腳跟,再次展現高手風範。
在維也納的賽事裡,一切如同預期。
高文擊敗孟菲爾斯、迪米特洛夫擊敗費雷爾,兩位青春風暴的領軍人物順利會師決賽,完美響應維也納的推廣計劃,從青春風暴開始到青春風暴結束,年輕而朝氣的維也納確實迎來了一片全新氣象。
決賽舞臺上,高文直落兩盤擊敗迪米特洛夫,繼溫布林登之後第二次擊敗好友,登頂冠軍。
今年首次升級為五百積分賽事的維也納,在一片期待與矚目之中,完美落下帷幕——
對記者來說,也同樣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