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德約科維奇就用一拍小球搭配上網拿下,戰術的豐富套路也展現出來,並不是只有高文一個人懂得變化和佈局。
阿瑟阿什球場有些按耐不住。
前腳,德約科維奇才在自己發球局遇險。
後腳,高文的發球局也跟著出現問題嗎?
果然。
“15:30”。
和德約科維奇一樣,高文也在自己的發球局裡遭遇小小危機,你來我往的緊繃氛圍正在攀升全新臺階。
似曾相識的場景,一個轉身就再次出現,考驗連續登場,整個比賽的可看性和精彩度碰撞出無限火花。
二區。
高文看了一眼德約科維奇的站位,然後發球——
帶切的外角。
減速減力,時速只有177公里,但落點準確無誤地壓在發球區底線外側的小三角,落地之後強烈外旋就已經拉扯著網球持續外撇。
一切,都是有計劃的。
因為高文注意到德約科維奇稍稍往後拉開些許距離,一看就知道,德約科維奇準備展開熟悉的拉鋸戰,不管是什麼發球,先兜回來再說,這也意味著回合拉開,然後再尋找機會。
但如果這是陷阱呢?
高文選擇減力減速發球,一下就被德約科維奇逮住呢?
所謂博弈也就是,陷阱疊加陷阱,算計碰撞算計,高文也好、德約科維奇也罷,他們都沒有那麼單線條。
於是,高文還是選擇減力減速,卻在落點和旋轉上做文章,一個二區大外角的經典套路,將德約科維奇拉開。
如果德約科維奇的站位是陷阱,這個外角就能夠破解陷阱;如果不是陷阱,德約科維奇的腳步就必須拉扯出單打線之外擊球。
不管是什麼應對,德約科維奇都很難在接發球階段發動進攻,反而稍稍不注意可能就會陷入高文的陷阱裡。
球網對面,高文就可以看到德約科維奇騰空而去,一個大跨步,身體就已經飛躍起來,非常突然也非常強硬地搶了一個節奏,提前出手,在網球落地反彈的旋轉完全釋放出來之前,雙手反拍迎前上手。
搶!
高文有自己的計劃,德約科維奇也有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