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廂高文在故意減速。
那廂錦織圭馬上提速。
兩位球員依舊在算計,每一拍擊球都充滿了看不見的細節,然後網球就沿著斜線大對角又回到了高文的反手位,甚至錦織圭又將角度稍稍撕開些許,而且速度又提升一個檔次,宛若閃電一般朝著邊線位置竄過來。
腳步,差了一點點。
觸球依舊是能夠觸碰到的,但揮拍動作沒有足夠空間,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切削一拍,重新回到錦織圭的反手位。
但這也就進入錦織圭的陷阱,因為錦織圭馬上就可以擊打上升點,瞄準正手位空檔,迫使高文陷入被動。
當然,高文可以這樣擊球,反正錦織圭的擊球力量不足,他的防守總是有時間的,就好像對陣薩拉門託一樣;但高文不想,他有意識地想要打破常規套路,迫使錦織圭的盤算落空。
那麼,應該怎麼辦?
其實已經沒有思考時間,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高文在奔跑到位的同時就必須完成下一拍擊球的思考,否則可能就會錯過擊球點,特別是錦織圭這一拍反制的擊球質量著實太高,正好壓線,再次讓人感受到錦織圭火熱的手感。
左腿,蹬地。
雙手,切削。
高文還是選擇了切削,而且還是選擇了斜線,這就是最明智的選擇。
錦織圭眼睛一亮,高文的回球正中自己的陷阱,他是需要稍稍調整腳步一下就能夠完成擊球。
但是!
錦織圭馬上就意識到了情況不妙——
半場球?
高文居然切了一箇中庸的半場球,不是網前小球、也不是底線深區,就是一個不前不後不尷不尬的半場球。
按道理來說,半場球就等於機會球,可以馬上起手進攻,但錦織圭立刻就察覺到隱藏其中的貓膩,高文切了一個下旋球,並且有效地完成卸力,這也意味著網球落地之後反彈幾乎沒有什麼力量繼續上升,迫使接球一方必須將重心完全低下去才能夠完成擊球。
降低重心,對178厘米的錦織圭來說從來都不是問題。
然而,錦織圭發現自己想要搶上升點也搶不到了,反彈高度著實太低,而且如果發力過猛,還可能會直接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