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斜線,瞄準高文正手底線大三角。
這一拍球,非常兇悍也非常堅決,難度之高在想象以上,但基本上NCAA球員就具備這樣的能力。
困難的地方不是擊打出一拍這樣的球,而在於連續擊打出這樣的球,並且在關鍵分繼續完成擊球。
這一分,並不是關鍵分,吉隆在放鬆情況下果斷出手,擊打出技驚四座的效果,成功顛覆了平衡。
球場對面,高文有些狼狽。
正手擊球結束,正準備補防反手,重心才剛剛朝著左側移動,緊接就意識到吉隆打破常規的擊球。
急停急轉,二次啟動。
“哼。”
高文悶哼一聲,前行折返,腳步就在混亂之中衝向右側。
跑著跑著,高文就注意到吉隆再次平擊下壓的來球,幾乎沒有拋物線,貼著球網竄過來,全面壓制,這也迫使高文的膝蓋彎曲,快速降低重心。
擊球點,幾乎在膝蓋附近——
對於高文這樣的大個子來說,非常不友好。
幸運的是,經歷溫布林登的考驗,高文對於低彈跳的擊球已經有心得,一邊移動一邊降低重心。
同時,視線餘光快速掃描了一下。
吉隆也在調整重心,重新回到球場中央,準備下一拍進攻,整個移動趨勢是朝著右側正手位前進的。
也就是說,預判高文擊打斜線?
確實,從高文的位置和回球的彈跳來看,斜線是更加容易也更加保險的選擇;但吉隆也還是低估了高文。
一年時間裡,他們對彼此的成長和變化,判斷都不太準確,紙上談兵終覺淺,實戰才是唯一標杆。
高文的視線,牢牢鎖定網球,當身體越來越靠近的時候,不僅沒有降速,而且還在提速,全面衝刺。
踏踏踏……
踏踏踏!
蹬地越來越有力、衝刺越來越專注,迎面而上,如同兩輛高速列車正面衝撞一般。
然後,正手一甩一提,以一個非標準的甩鞭動作完成擊球,附著強烈上旋,速度、體重、力量的三重疊加完成瞬間爆發,網球幾乎就要被打爆。
轟!
球場,風雲突變——
那廂,吉隆一個牽扯,身體就準備朝著右側移動,但下一秒就意識到自己預判失誤,重心晃動之間,腳步就被牢牢地釘在原地。
這廂,高文的回球宛若流星一般拖拽著長長的尾巴橫穿全場,沿著直線刷出邊線的軌跡,墜入底線大三角的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