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的回球落在高文發球站位的附近,沒有到底線也就沒有製造出反彈球效果,但深度已經足夠。
高文必須連續小碎步側開身體才能夠讓出擊球空間,卻將他正手在膝蓋附近位置,輕輕一挑一撇——
嗖。
閒庭信步,信手拈來,全然感受不到難度,網球就已經重新飛了回去。
吉隆:呃。
悶哼一聲。
因為高文居然側身正手撇了一拍回頭球,重新落入吉隆身後的正手位空檔,角度直接就撕扯了開來。
吉隆去而復返,三次啟動,重心在連續晃動之中搖搖欲墜,還沒有來得及調整,身體就直接騰空飛了出去,雙手反拍儘可能延伸,試圖觸球。
等等,擊中了……但重心調整不過來,身體失去控制,正手明顯沒有辦法收拍,手腕控制不太穩定,網球就已經飛了出去。
飛向觀眾看臺。
“15:30”。
輕描淡寫,步步為營,從發球到進攻銜接,大巧無功,相比之下,吉隆在狼狽之餘,就顯得有些急躁——
當然,非本意地。
對於觀眾來說,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高文在關鍵比分的調整能力和佈局能力,在當今職業網壇絕對處於第一集團,即使和四巨頭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這一分平平無奇,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對吉隆來說,卻有些……莫名其妙,怎麼突然就不太一樣了呢?但具體哪裡不同,一時半會也說不出來,整個感覺有些微妙;而且,高文也沒有給吉隆思考回味的時間,下一分緊接著就開始了。
二區,內角。
所以,故技重施嗎?
當然不。
同樣是內角,這次因為換區之後,也就瞄準吉隆的正手位。
同時,速度和力量提升起來,標準的平擊發球。
吉隆,反應及時,延續自己的良好狀態,第一時間就已經衝了出去,正手就已經迎前,但還是稍稍欠缺一些,因為高文這一拍內角發球將角度完全撕扯開來,壓住T點,吉隆已經竭盡全力但擊球時機還是慢了些許。
也來不及思考,吉隆順著正手揮拍慣性,嘗試擊打一拍斜線回去。
可惜,收拍關門的速度還是不夠,斜線沒有能夠完全扯開,結果反而是羊入虎口回到高文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