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再次以實際行動證明,他現在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球員之一,當之無愧的第五巨頭,絕對的頂峰。”
“費德勒這一分打得非常仔細也非常堅決,然而剎那間的遲疑還是顛覆局面。”
“哇哦,這真是……難以置信!”
“全場比賽第三局,高文率先破發,在這場巔峰對決裡取得領先,‘2:1’。”
讚歎,讚歎,還是讚歎——
不止是詹俊和胡禮濤,也不止是麥肯羅和巴克,所有解說員都不能例外。
“注意,費德勒並沒有出現狀態波動,他的發球依舊出色、他的進攻依舊出色,但高文還是創造機會。”
“並且,把握機會。”
“我不敢相信自己即將說出這句話,但事實就是,在壓力之中,高文展現出自己破局的勇氣和魄力,從判斷到決策再到執行,他目前是略勝一籌的一方,而且還是在和費德勒對決的比賽裡。”
“不可思議。”
“注意,我們需要注意一點,在今晚之前,高文已經擊敗拉法、安迪、諾瓦克,以及另外一位現役大滿貫冠軍斯坦,我們難以想象他在精力和體力層面的消耗,但至少目前為止,暫時看不出任何影響。”
“估計羅傑自己也沒有想到,這場決賽居然被破發的時間如此早,這也意味著,比賽形勢不一樣了。”
“現在擺在羅傑面前的一個課題就是,他是否應該修改策略,不能保守,在比賽開始階段就嘗試提速,看看是否能夠快速回破;還是耐心等待,等待高文的體能出現下滑,然後以簡潔高效的方式還擊。”
“這,是一個難題。”
“因為沒有人知道高文的體能狀態,我們只能預估,也只能猜測。”
正如解說員所說,晉級之路的強度差異,這將成為決賽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為什麼在同一項賽事裡連續擊敗巨頭難於登天?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比賽強度,擊敗一位巨頭的強度就已經是決賽級別,但現在還要連續數場保持如此強度?
橫亙在高文通往冠軍道路上的對手,不止有費德勒,還有此前四場比賽激烈對抗消耗的能量和精力,這也將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變數。
所以,費德勒如何安排策略又如何調整比賽,也就成為關鍵課題。
短暫的局間休息結束,兩位球員再次登場,繼續比賽。
第四局,高文的發球局。
從第一分開始,費德勒就搶攻了,一上來就展現咄咄逼人的姿態——
反擊號角,已經吹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