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答案恰恰相反。
其實是德約科維奇蹬地力量不足,揮拍推送的瞬間力量沒有完全合上,這才導致了回球直接下網。
事情,一如高文所料。
恰到好處的挑高球,不僅能夠消耗德約科維奇的體能、破壞德約科維奇的進攻,還能夠成為德約科維奇狀態的試金石,然後高文就知道機會來了。
儘管發球勝盤局不是最好的機會,兩局前才是最恰當的;但遲到總比不到好,高文的努力終於等到了機會。
高文已經準備就緒。
德約科維奇也意識到了危機。
他們今年碰面次數著實太多,沒有人比德約科維奇更清楚高文的進步與成長,他相信高文已經看出端倪,但他不能表現出來,而且必須保持冷靜。
德約科維奇這次沒有擦汗。
這是故意的。
他不準備暴露缺點,反而準備抓住高文的心態展開反擊,作為巨頭,他也有自己應付危機的手段。
“0:30”?
沒有關係,他知道應該怎麼辦。
——發球直得,一區內角t點,減速減力卻精準得如同直接走過去用雙手將網球放在t點之上一般,高文竭盡全力完成觸球卻沒有能夠完成揮拍直接打飛。
“15:30”。
——發球上網,二區內角牽制並且搭配往前正手斜線截擊扣殺,壓到高文右側邊線,儘管高文全力奔跑救球,但已經失去位置,德約科維奇輕輕推回球場就足夠了。
“30:30”。
一來一往,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眨眼,德約科維奇就已經控制住了局面。
這兩分,發球扮演重要角色,其實和第一分雙誤是一樣的,德約科維奇知道需要保持自己的發球威力才能夠將後續進攻銜接上,所以才冒險二發,只是第一分偏差了些許這才導致了雙誤而已。
現在,德約科維奇已經重新掌控局面。
那麼,高文呢?
輕輕挑了挑眉,如果對手發球出色,那他確實沒轍,就連發球都接不回去,更不要說後面的事情了,什麼挑高球也派不上用場。
但高文並不沮喪。
繼續,下一分。
果然——
一發,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