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段低迷依舊看不到盡頭,北美硬地賽季也很難很難成為轉機。
來到法拉盛,情況依舊困難,無論是莎拉波娃的因傷退賽,還是沒有教練團隊的陪伴,種種跡象都表明迪米特洛夫可能繼續沉淪下去,起起伏伏的狀態依舊沒有找到手感。
然而!
悄無聲息地,迪米特洛夫找回了手感,帶著青春風暴的朝氣和挑戰者聯盟的信念,重新回到八強行列。
也許,這還不是結束?
「安德森VS迪米特洛夫」。
這樣的對陣,賽前是絕對沒有料想到的,2/4分割槽確實是天下大亂,以一種打破人們預期的怪異方式。
但現在,進入八強,賽事來到這個階段,安德森和迪米特洛夫都展現出不俗狀態,反而難以準確預測。
一切,皆有可能。
對兩位球員來說,其實都是機會——
不需要面對四巨頭,也不需要面對瓦林卡或者高文,在通往四強的道路上,安德森淘汰最危險的穆雷之後,眼前的對陣可能是八強之中最為平衡最為接近的。
接下來,就看誰能夠把握機會了。
嚴格來說,上半區的八強名單,就只有德約科維奇一個人符合預期,其他三位球員全部都是意外。
但不管如何,現在他們全部以自己的方式透過考驗,成為最後留在法拉盛的八位男子單打球員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線,並且展現出了競爭力,故事的後續發展也就值得期待。
下半區,則是另外一種面貌。
意外。冷門。變數。驚喜。
應有盡有。
然而,最後的八強名單還是……基本符合預期,在一片驚濤駭浪的混亂與嘈雜之中,重新將格局拉回正軌。
強者,依舊是強者。
3/4區,死亡分割槽。
賽前專業人士就認為,這個分割槽強者如雲而且處處暗雷,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因為變數著實太多太多,前三輪就已經冷門迭爆,以至於最後來到十六強階段,具有競爭力的種子球員已經傷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