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次,不是費德勒,而是高文。
費德勒明顯感受到了擠壓,單手反拍試圖迎前,搶一個上升點選打反彈球,提升自己的回球銜接,然而高文的回球夠深,還是擠壓到了費德勒,揮拍動作還沒有做完整,網球就已經飛了出去。
拋物線上揚。
高文搭配一拍網前扣殺,腳步輕盈而緊湊,完全沒有任何緊張,輕鬆兌現制勝分。
“3:5”。
赫。
全場一片驚呼,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誰能夠整理一下,這一盤到底是如何發展到這裡的嗎?
球場之上,高文目光清亮、意志堅定,可以清晰看到昂揚鬥志依舊在燃燒,勝利的渴望正在澎湃激盪。
但是,費德勒會就這樣繳械嗎?
當然不。
發球,上網,網前截擊——
乾脆利落,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夠突然,打亂高文的預判;夠穩健,整個戰術套路保持清晰;夠堅決,不給高文留下任何反擊空間。
“4:5”。
盤點,還是沒有出現。
在這一盤裡,費德勒曾經拿到過兩個盤點,但高文始終沒有拿到過盤點,局面依舊膠著,完全纏繞在一起。
接下來,高文的兩個發球分,勝負懸念還是一片混沌。
然後。
阿瑟阿什球場就沸騰了。
“啪啪!羅傑!”
“啪啪!羅傑!”
全場鋪天蓋地的歡呼再次打斷高文的發球節奏——
球迷是故意的嗎?
對,他們就是故意的,不僅為費德勒加油,同時也干擾高文。
儘管高文也知道那種感覺並不是真實的,但此時此刻確實有一種全世界都站在自己對立面的錯覺,獨自一人面對千軍萬馬。
狂風,驟起,風蕭蕭兮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