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明抓起一把,在手裡規整的擺成一排,臉上露出了笑意:“成功了。”
之前不敢打擾生產的趙剛等人,連忙圍了上去,撿起散落的子彈,翻來覆去的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對於三八大蓋使用的六點五毫米步槍彈,他們自然是不會陌生。
但還是有人拿出了之前配發的子彈,與剛生產出來的子彈做比較。
“一模一樣,真的一模一樣。”
確認以後,他高高的舉起子彈,對眾人大聲的宣佈。
在此以前,八路軍是沒有生產子彈的能力,戰士們打了子彈,就得把子彈殼收集起來,交由後方的兵工廠復裝子彈。
復裝的子彈,容易出現臭彈,精準度也不行,毛病一大堆。
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就那許多部隊還求而不得,八路軍沒有選擇的餘地。
現在兵工廠生產出了子彈,是歷史性的突破。
意味著之後一線作戰部隊,將會有更多的六點五毫米步槍彈可以使用。
對於抗擊日寇來說,會是一記十分重要的強心劑。
一個批次上千發子彈下線,工人們關停了機器,與眾人一起歡呼。
“子彈呢?”
李雲龍得了訊息趕來,一見面就問新下線的子彈。他的槍齡不用說了,子彈拿到手一掂量就知道是好貨。
“很好,做的不錯,跟咱們從小鬼子手裡繳獲得一模一樣。怎麼不生產了?”
張繼明解釋說:“現在機器還處於除錯階段,第一批子彈下線就得實驗一下,如果證明沒問題,那就繼續開動機器生產。”
丁偉聽了點點頭:“有道理,那就去靶場試驗一下,看看到底行不行。“
靶場建立在山洞外,一處僻靜還算平坦的地塊上。
目前只有五十米靶和一百米靶。
“我先來試試吧。”
趙剛主動請纓,眾人都沒有意見,論槍法,李雲龍都自愧不如。
拿過戰士遞來的三八大蓋,趙剛熟練的將五枚子彈卡進彈倉,拉動槍栓上膛,舉槍瞄準一氣呵成。
眾人瞧得目不轉睛,趙剛扣動了扳機,一聲清脆的槍響,百米位置的圓形標靶中心留下了一顆彈眼。
“好!”
李雲龍帶頭鼓掌,一方面是誇趙剛槍法好,更重要的是子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