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熠,荊湖南路今秋解元,不但出(身shēn寶慶府,他甚至就是粟水縣人士。”
人群中,兩名青年站在一側,低聲交談。
江慧嘉耳朵極靈,他們雖然站得遠,聲音低,可江慧嘉卻偏偏聽見了他們的說話聲。
她似不經意般掃過二人,只見其中一人卻是識得的。
在長沙城的時候,江慧嘉曾經遠遠地見過這人。他便是號稱嶽麓書院三大才子之一的鄭青元,鄭家旁支子弟,在今年的鄉試中,他考中第十名。
他旁邊的青年江慧嘉倒不認識,但看他們說話時的姿態,卻也對他的(身shēn份隱有猜測。
這時陳睿就站在鋪好了紙筆的桌案前,昂首笑道:“宋兄,請。”
他抬手虛引。
宋熠與江慧嘉並排走近,到了桌案邊時,宋熠卻讓到一旁。
江慧嘉一手提起筆,另一手拈開寬大的衣袖。
陳睿一下子就驚了:“宋兄,你這是?”
他對面先前與他針鋒相對的青年大笑起來:“陳頌之,你請來的這位似乎並不將你放在眼裡啊!”
江慧嘉提筆蘸墨,並在一旁的草紙上試看墨跡濃度。
宋熠側頭對陳睿道:“陳兄,我(身shēn旁這位江兄弟,論及書法造詣,更勝於我,稍候可好?”
陳睿面色稍變了變,側看一旁周常,只見周常對著自己呲牙。
這時候江慧嘉已經試好了墨,並開始在鋪好的宣紙上落筆寫字。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chūn之初……”
她寫得不算快,然而落筆之時筆尖舒展,墨色的字跡隨著她手腕的輕動,真如行雲流水般,挾著一片說不出的飄逸古雅之氣躍然於白色宣紙之上。
桌案的高度是適合站立書寫的,江慧嘉提筆懸腕,氣度閒逸,離得近的幾人已經能看到她筆下字跡逐漸顯露出來的曠雅面目。
原本還有些漫不經心的眾人逐漸收斂了議論聲,幾乎是用驚恐的目光看向江慧嘉。
陳睿也目光回收,他甚至忍不住腳步上前,並探了頭,一雙眼睛就直勾勾地盯在江慧嘉筆下字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