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海車來了兩輛,一輛專到鎮上,一輛專到縣城。
車資也各有不同,到鎮上是一文每人,而到粟水縣城,則需三文每人。
江慧嘉與宋大郎夫妻兩個一同上了直到縣城的車,付了九文錢車資,才分兩邊坐了。說起來,在一文錢都恨不得被掰成兩瓣花的農家,九文錢著實不少,能買十八個雞蛋呢!也就難怪,在這之前張氏非要與江慧嘉問清楚,是不是能坐車了。
青山村在十里八村間算得上是交通方便的村子,離縣城不太遠,共計有三十里路。倘是走路,腳程快的也要走上一個時辰,可換成坐車,半個時辰便儘夠。
騾車一路軲轆轆走著,張氏坐在車上,很有些壓不住興奮的樣子。但車上並不只有他們三人,另還有幾個生面孔,張氏便不大敢多說話,只壓著聲音與江慧嘉小聊了幾句:“三弟妹,咱進了城要到哪裡去尋那賣四輪車的地兒?”
江慧嘉微微搖頭道:“總要尋尋才知,大嫂莫急。”
她間或掀了簾子瞧路邊景象,雖則一路上景物單調,大多隻是農田水塘,或鄉村屋宇,不過鄉野風光,出於天然,對江慧嘉這個上輩子看慣了鋼筋水泥的人而言,還是有些意思的。
半個時辰晃悠悠過去,那官道盡頭平地起了一座小城,遠望去只見城牆門洞,樣樣俱全。城門口已是排起了長隊,原來進城還要收費!
趕車的車伕在前頭吆喝:“一文錢一個咯!各位數數人頭,錢湊我這兒,一塊兒交了!”
張氏吸氣咋舌:“這還要交錢!”
宋大郎直衝她使眼色,張氏忙又低頭閉嘴。江慧嘉從零錢袋裡數了三文錢出來,眾人交了錢,騾車拉著一車人就直從北城門進去。又行駛了一小段路,騾車左拐進到一片圍成院子的大場地裡,空地上早停了許多車,人來人往的,十分喧鬧。
車伕招呼眾人下車,大聲說:“各位回程還往這裡來,記住名號,是跑海幫北門大車店啊!酉時正回程,過時不候!”
酉時正,也就是下午五點。
車是早上七點發出的,半個時辰就能到縣城,回程時間又定在下午五點,也就是說,江慧嘉三人在縣城裡頭能有一整個白天的時間好逛。張氏聽著話,眼睛閃閃發亮,宋大郎也面現喜色,頻頻搓手。
張氏忙道:“三弟妹,那咱走罷?”
江慧嘉擺擺手,卻上一步問車伕道:“借問大哥一句話,不知這最近的木器店要怎麼走?”
“木器店?”車伕瞅了江慧嘉一眼,笑呵呵道,“這位娘子要買傢俱?大件的還是小件的?”
時人稱呼年輕女性,或稱小娘子,或稱娘子,這“娘子”二字,與後來的“姑娘”含義等同,倒也不獨是丈夫稱呼妻子時才能用到。
江慧嘉面目秀美,清豔端方,瞧來便與尋常鄉下女子有所不同。倘若是張氏在這裡問話,人家或許會稱一聲娘子,或許會稱一聲嫂子,可到了江慧嘉這裡,旁人一瞧見她的模樣,那一聲彷彿能將人平白叫得老氣幾分的“大嫂子”就叫不出口了。
江慧嘉也不隱瞞,只道:“我想買的東西叫做四輪車,是給行動不便之人代步用的,也不知哪裡有賣。大哥四海通跑,見多識廣,不知可否指點一二?”
車伕笑道:“哪裡稱得見多識廣,這四輪車我便不知。想來是個稀奇物件,小娘子要尋這稀奇東西,最好去西市。前樓街上有好幾家鋪子都喜好賣稀奇東西,小娘子不妨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