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問六不治,那麼什麼是六不治呢?
所謂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髒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這是古代神醫扁鵲提出的,可不是江慧嘉原創,她只是引用而已。
江慧嘉當初引用六不治,也不過是想借先賢的名頭擋下一些故意找麻煩的人,其實也就是為了自保。
眼下太子卻如此鄭重其事地提起六不治,說實話,江慧嘉是感覺到了有點尷尬。
她從秦恆的話語中很明顯地聽出了他的“自卑”。
很荒謬不是嗎?
堂堂大靖太子,他站在世間最尊貴的位置上,可是他的內心深處卻竟然充滿了自卑!
或許特異的身世從一開始就使他對自己充滿了否定,頭痛的折磨又加深了他的厭世情緒。
而如今天下大變,他的隱秘身世還被代王當成攻擊點在檄文上大肆討伐。這樣一來,天下間,不論是高門權貴,還是販夫走卒,甚至是低賤至汙泥裡的教坊賤籍,都能知曉他的不堪。
只要有耳朵,能說話的人,就可以對他評頭論足。
太子無所謂嗎?太子不在意嗎?
從之前常文鈞的描述中,江慧嘉聽聞到的是一個從容堅定,氣勢強大,如同戰神臨凡般不可一世的太子。
彷彿一切流言蜚語於他不過彈指雲煙,大廈將傾也不是什麼值得恐懼的事情。他自然有他的擔當,可以頂天立地,可以力挽天傾!
然而事實上呢?眼下江慧嘉看到的,卻是一個充滿了自我否定,甚至彷彿恨不得自己從來就不曾出現在這個世上的病人。
似這等人,他連自己都不在意了,他還會在意這個天下嗎?
可是江慧嘉又看出來了,太子儘管內心深處充斥無數矛盾,但他的骨子裡又是溫柔的。
如果不是溫柔的人,又怎麼會在夜風吹來時,不著痕跡地為江慧嘉擋風?
是,太子為她擋風,江慧嘉看出來了,只是她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眼下面對太子的問題,她思考了片刻,終究很認真,很實在地回答他:“並沒有什麼六不治,那不過是我為防被人尋釁,無奈之下借用先賢做法,扯出來自保的一面虎旗而已。”
說到這裡,她面現無奈地笑了笑:“縱是扁鵲神醫,提出六不治,又何嘗不是為自保呢?正所謂巫醫樂師百工之流,君子不齒……縱然行醫本是治病救苦,然而那又如何?我等懸得了壺,卻終究濟不了世,治得了病,卻竟然治不了自己的命!”
是啊,古代醫者的地位極低。
至少相比起他們所行之事來說,他們所能獲得的地位真的是與他們的職業重要性很不相稱。
如周局判等太醫院的眾太醫,別看他們已經獲得官身,似乎脫離了“醫卜相、皆方技”的技工階層,可實際上面對真正的權貴,他們照樣要被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一旦治不好某些重要人物的病,輕則被流放抄家,重則被砍頭夷族。
治不好病就得被要命,這是正常大夫該承受的嗎?
江慧嘉當初發現太子頭痛的真正病因在於腦瘤,為什麼卻不敢說?還不是怕治病治病,卻把自己的命給治沒了?
說實話,就是很憋屈。“這操蛋的世界”,硬生生將她的醫德給無限壓低了。
當然,也可以說是因為她本身醫德還不夠高尚,頭不夠鐵,所以她的底限才那麼容易被調下去。換了真崇高的來……呵,說不定人家早已成神成聖,也說不定,早就人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