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科舉,分類極細,詩,詞,賦,經義,策論,各佔一科,數科成績匯總,便是文科成績,除此外,自然還要考校武科成績。
道理很簡單,王廷以文科禁錮思想,招攬忠誠孝子,自然要以武科匯聚天下英才,畢竟當今之世,無有武力,如何成就上位者。
葉飄零詞作絕倫,文思自是無差,但要在如此高難度的科舉中,拔得魁首,自認還是不能,故此早早投靠濮安儀王。
然,他要得濮安儀王看重,自然需要更高更大的名聲。
當此之時,還有什麼比折服眼前這位傳說中詩仙詞聖,更具轟動性呢。
至於許易的真實水平如何,葉飄零毫不擔心,能從天下英傑中脫穎而出,他又豈無自信。
有道是,文無第一,哪個優秀文人不認定自己才是天下第一。
卻說,葉飄零一番分析罷,滿場頓起竊竊私語。
聰明如許易,也暗贊此人伶牙俐齒,工於心計。
適才那番分析,雖有幾分強詞奪理,卻將幾首詩詞的弊端,完全拆解出來,非是行家不足以為之。
那首《江湖》,本就是許易自某本看來,據傳是作者所作,沒有深厚的古文學功底,又有幾人作詩詞不犯格律的錯漏。
此詩,對仗,格律,的確問題不小,但一腔豪情,足以遮蔽所有。
所謂不因文害義,便說此類。
然別人偏揪住此點說事,卻也不好辯解。
至於《問情》,詞牌同樣不與此界同,說是奇譎怪異,亦不過。
此人揪住此點,雖然牽強,卻也自成其理。
更關鍵的是,葉飄零深通人性,知曉避重就輕。圍三闕一的道理,最後又盛讚《天涯》,讓人覺得他的攻擊並非全然出於私心。
如此,反而增強了他的說服力。
一篇上佳之作。真的足以當得起詩仙詞聖的高名麼?
不少人心中已然起了此等疑惑。
濮安儀王大喜過望,沒想到新收的臂助竟是如此得力,朗聲道,“若非葉舉子目光如炬,吾等險些被這欺世盜名之賊誆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