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同事也都是熱心腸的人,先把那群人照看好,然後滿大街的去發動周圍的親戚朋友去收集舊的東西,其實大部分人家過得都不容易,就算是舊東西或者是不要的東西,那也會流著繼續傳下去,不過中國人從來都不我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胞受苦,因此大家非常的踴躍,捐糧食的捐糧食,捐衣服的捐衣服,甚至還有人捐了一些舊的鍋碗瓢盆。
顧少言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跟酒樓的老闆商量了一下,把他們以前用壞了那些晚呀,還有那些碟子拿出來說是用壞的,但其實就是不怎麼雅觀的,比如說破了個口子或者是裂了一個縫兒,但都是能夠用的。
甚至還捐獻了幾個大鐵鍋出來,這幾個大鐵鍋就是漏了一個洞而已,尋常人家一般都是能夠繼續用下去的,但是酒樓不行呀,所以就便宜了,他們只要找人補一下就能夠繼續使用。
流民確實被安置了一大部分,至少像那些孩子或者是老人和女人,都被安排到了那些城外的破舊庫房裡面,然後又給他們分派了一堆的傢俱,又拿了一些糧食,不是特別多,但是也只能勉強保證餓不死。
一下子多了那麼多人,煩惱也來了,經常會有一些乞丐過來要飯,張曉曉看著也不忍心,就把家裡的剩菜剩飯或者是一些不要的東西送過去。
今年這個冬天大家確實過得不容易,張曉曉家今年也過得特別的低調,以前都是買了很多的肉,今年就只是買了幾十斤的豬肉,然後又殺了幾隻公雞和母雞。
這個年過的特別的低調,除了必要的親戚走動之外,基本上就是待在家裡面,因為外面多了那麼多流民,張曉曉交代孩子沒有什麼事情就不出去,如果放學了也儘量早點回家,千萬不要在外面亂轉。
孩子們非常的懂事,就算是放寒假了,也乖乖的呆在了家裡面,正月十五一過兩個大人要上班,孩子們也去上學了。
路上的雪依舊非常的厚,天氣始終沒有放晴過,但好在沒有人因為這場寒冬凍死,就連那些流民們也被妥善的安排好,直到來年開春之後,再好好的安頓他們。
連張曉曉他們這邊也收到了任務,想辦法安置那些流民們,主要是給他們工作,這工作當然是有好的也有壞的,要麼是留在城裡面,要麼就是留在鄉下。
所有人都想留在城裡面,然後再找一個工作,但是城裡面的工作可不是那麼好找的,早早就被別人給定下來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工廠的活了,不過都是一些又苦又累的活,尋常人根本就堅持不下去。
如果這些他們還不願意要的話,那就只能被分配到各個村子裡面了,不過外來的人總會受到村子裡面的人排外,無論他們怎麼選,反正日子都不好過,所以除非迫不得已,一般的人都很少會背井離鄉。
張曉曉工作的單位也有一個空缺,本來說好了有一個大姐的侄女兒得上來,沒想到這個空缺被分給了別人,女孩也是流民出身,聽說是湖廣那邊的,家鄉發大水,然後過不下去了就往北邊走,由於是初中畢業,所以就分配到了這裡,也算是高學歷了。
一般女孩能讀到高中了,家境都非常的優越,女孩兒家裡本來是開鋪子的,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是前些年的時候因為兵荒馬亂,所以一家人關了鋪子,老老實實的回到了鄉下,可是鄉下也不太平呀,後來又發生了洪水,反正糟心的事情可多了。
女孩不是獨生子女,她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但由於是家裡面唯一的女孩子,因此非常的受寵,不然也不會上了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