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經過怎樣的經歷和變革才能有目前這種並不正常卻絕對舒適的社會狀態?
李良不知道。
他只知道,如果人類奮鬥的目標是為了更好的滿足自身需求,那麼華胥文明幾乎就是終點。
對人類個體而言,這裡幾乎等同於天堂。
然而華胥能滿足的需求畢竟有限,假如一個人類想要光速飛船,玩壞一艘繼續申請然後再次玩壞...
假如人人都如此奢靡的浪費,那麼文明是維持不下去的。
所以某些價值極高的東西,存在數目限制。
李良的目光越過窗戶,停留在窗外草坪的小型飛船上。
那是一艘能在行星地表起落的亞光速飛船,只要申請便能擁有,但是一般來說,一個人只此一艘。
那麼如果想要更多怎麼辦?
去次宇宙。
華胥空間很大,但它只是一個被證明存在邊界的空間,次宇宙卻遠比其廣闊。
現實中不能做的,在次宇宙中能做;現實不能滿足的,次宇宙能滿足。
現實需要維穩,虛擬世界卻不需要。
不管是冒險、快感還是感官上的刺激,亦或是某些不太符合道德規章的狂野想法,廣袤的虛擬世界都能包容。
由於獨特的聯結方式,次宇宙的擬真度極高,和真實世界的差距並不大。
如果說,現實能滿足人類身軀對物質的一切追求,那麼虛擬世界就能滿足任何包括光明陰暗念頭在內的精神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現實裡不缺什麼,人們卻更願意停留在次宇宙中的緣故。
李良是少數,願意花時間在現實中的人類之一,因為他需要些時間來思考如何達成使命。
他從沒忘記過出身,沒有忘記過巴比倫。
這倒不是因為如何忠貞,而是因為他很清楚,既然那位送自己來的冥河渡神能夠把自己投放於此,也能在靈魂中安插金手指這樣的小外掛,那麼哪怕他對華胥文明整體沒什麼辦法,拿捏自己還是輕輕鬆鬆的。
只是...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