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起來並不是很大,究竟是怎樣的天分,才能在這個年紀取得如此難得的成就?
“雖然被關注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現在是工作時間,納威法師。”
察覺到納威目光的蒂娜伸出白皙小巧的手掌,在他面前晃呀晃:“如果您想了解一位淑女,應該在下班之後請她看一場戲劇或是共進晚餐。”
淑女?
納威啞然失笑。
淑女可不會蹦蹦跳跳地像一隻小鹿。
收斂心神,意識到失禮的納威回到了工作上。
動力,對方舟來說十分重要。
尤其是在晶壁那種特殊情況中。
梅林說的八千萬裡格,包含了往返行程,因此單向行程大概是四千萬里格,約一億公里左右。
理論上,如果把加速度提升到十倍於藍星重力加速度的水平,並在前半段行程一直保持,方舟旅程所花費的時間將縮短到一個非常非常短暫的地步。
擷取其中的部分資料,藍星重力加速度約為9.8米每秒的平方,假如十倍於此的加速度持續三十個小時左右,那麼方舟的速度可以達到駭人的一萬公里每秒。
而這遠遠不是上限,因為光速是最高速度的規則,只在羅桓小宇宙範圍內有效,晶壁中沒有這套說辭。
人體在方舟內受到的壓力,只與加速度有關,和速度高低沒有太大關聯,正如藍星普通人都能乘坐時速極高的飛機一樣。
為什麼不說後半段,因為後半段行程需要用在減速上,保證方舟不會以極高速撞上自洽空間內的物質。
當然實際情況不太可能這麼離譜,因為加速度和推動力成正比,和方舟質量呈反比。
越大,越重,加速就越慢。
而且,目前還有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方舟對動力的要求,用當前巴比倫常規的推動方式滿足不了。
“精靈的撲翼機,和矮人的動力滑翔機能夠飛行,是因為有空氣存在,但是晶壁的情況太過特殊,所有此類形式的機體,都不能在晶壁中提供動力。”
納威皺緊眉頭,僅此一項,就否定了幾乎所有主流推進形式。
但這並不是說,剩下的非主流推進方式就能起到作用。
“大賢者說,方舟之所以能在晶壁中穿行,是因為創世神的祝福,但這份祝福只能用於方舟本身,晶壁中不能留存任何物質,所以藉助於介質的推進方式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