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遭殲滅,整支近4萬人的大軍,生還者僅2323人,此役不
但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拖過了1943年進入1944年,至今仍為所有
特戰部隊指揮官與成員在進行空降任務與前期規劃時,時時引以為鑑
的案例。
現場指揮官所要考量的第二個劣勢是體力上的消耗,高山上除了低溫外,空氣的稀
薄更會快速大量的消耗血液中的含氧量,血液中的血紅素成份會減少,人體便會開
始感到疲累,而特戰部隊的個人裝備、迂迴的行進路線與高落差的地形間行進更加速
了體力的消耗,寒冷的天候與稀薄的空氣則使這情況更加雪上加霜,最直接的反應
便是人體的反應會開始變慢,與輕微的酒醉有些相像,但在軍事行動中,一絲的輕
忽都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重大錯誤,而在高山的自然環境中,寒冷、疲憊雙生兄弟?
o一直會伴隨到下山後好幾天的,這也是現場指揮官兩難的局面。
但由於這些都是普遍的情況,除了訓練外,別無他法克服,因此在本文並不加以說
明解決之道,在坡地的戰術運用才是本講的重點,除了之前曾提過的垂直縱隊、水
平橫隊、單箭隊形、雙箭隊形、鑽石隊形、y字隊形與複式的之字隊形等戰術隊形外
,小組的行進、搜尋、滲透、入侵與脫離才是真正要注意的地方,一般而言,小組通
常都會有一名以上的尖兵或斥堠,而地圖與指北針在隊長、副隊長、作戰士與尖兵身
上各會有一份,尖兵的地位在小組行進時高於所有人,即使隊長也大都會聽從尖兵
的建議,但相對的,尖兵的責任也僅次於隊長,甚至有時會高於隊長,在大部份的
單位中,整個路線是由指揮官、副座、參叄與尖兵一同擬定的,而尖兵負責執行,
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還記第一講中提所有的特戰隊員都記得自己的腳步與距離
&n整,上下坡時各要加減幾步才剛好會是100m?雖然說所有的特
戰隊員都知道,但沒幾個會記得,但所有的尖兵都會記得,而在行進過程中,每隔
幾百公尺尖兵就會拿出地圖、指北針與地形地物作比對,在確認無誤後,尖兵會以
指北針對指定方位外的明顯地物作為定點前進,也許是一顆樹或一個大石頭,但一
定都會是一個良好的掩蔽物,因為一到達定位後,找地圖看指北針確定方位與行進
方向的事將一再重覆,直到抵達目標區為止。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些步驟過於煩瑣,但這卻是不可省略的,事實上,在部份美國的
求生訓練學校中,矇眼步行再依原路反逃脫的課程一直都是訓練的重頭戲,也一直
是所有學員最恨的科目,而教官們也從不打馬虎眼,不能過關的比例高得嚇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