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這人為什麼要分週歲和虛歲呢」;
「週歲,是你從你媽身體裡出來的時間,虛歲,是你從你爸身體裡出來的時間」;
「沒愛過幾個人渣,哪會真心愛上他」;
「感謝你們為我們做了通往幸福的引路者和墊腳石,謝謝」;
「其實房子跟女人一樣,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稍微用心照顧一點兒,總會漂亮很多的」;
「我們為了夢想,夢想,你知道是什麼嗎?我知道,你大小是個經歷,你說你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下班,過得很安逸嘛!但是,你作為一個男人,你這一輩子沒經歷過大起大落你說,沒經歷過風雨,你怎麼拍著胸脯說,我是個男人」;
「你搞定了你前女友的現老公的初戀,你好變態啊」;
「我現在跟一女孩兒特來電,我特想跟她上床,而且她也特想跟我上床,而且我們都知道,總有一天我們要上床,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哪一天上床,多有勁,這就是最美好的時光」;
「很多情侶吵架,其實想證明自己更在乎對方,更愛對方,然而,說出來的話卻往往變成了宣洩不滿,對方越不想聽什麼,越說什麼,原本想證明的是愛
,卻變成了證明被傷害」;
「有人說,你結婚的那個人,一定不是你最愛的,我不信了十幾年,可是我輸了」;
「不是每個人都能叫前任,而前任也並非只是某個
人,它是每一個人走過的人在你心裡留下的痕跡」;
「男人就好比鑰匙,女人就好比鎖,一把什麼鎖都能開的鑰匙叫什麼?叫萬能鑰匙。但是,一把什麼鑰匙都能捅開的鎖,你說這是什麼鎖」......
諸如此類的臺詞隨處可見,它不僅僅是詼諧可愛的段子,還包含著情感戲的衝擊延伸或者總結。
有了這些,再圍繞著前任和現任之間複雜的交錯關係,要解這幾層包袱還是很有看點。
而且劇本在主題的擇選和定位上,有著不錯的前瞻性,當今社會,各種「快餐式」生活開始逐漸侵蝕我們內心,其中就包括戀愛以及跟不同人的戀愛。
對現實的思考,選題有現實意義,才是這部影片的實質。
那些動不動就揮舞道德大棒的人到底什麼心態,世上如果聖人真那麼多,也不會有揮舞大棒的機會了吧。
虛偽比低俗更讓人無奈,如此貼近現實的都市影片,才是當代年輕人速食文化的體現。
你可以將它視作毫無思想深度,難以讓人產生共鳴,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一部電影。
但沒有大徹大悟的道理的說教,才可以算是反映現狀的影片,所以它值得思考的東西還有很多。
快餐電影之所以出現,還能有市場,至少說明它有存在的價值。
把這樣一部都自稱快餐電影的時代應景片,你非要往藝術上貼靠,那就屬於是你的理性消費觀念的不足了。
何況
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同,年輕人就是應該跟青春二字劃等號的,應時應景的商業化產物,又何必太較真,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