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秉昆他們
醒來,看著握著周志剛的手,彷彿睡著一樣的母親,他們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切。
剛剛失去了父親,又失去了母親,不知道周蓉和秉義的內心,是否有一絲的愧疚?
本以為可以隨時隨地盡孝,誰曾想,一夜之間成了「孤兒」。
然而,周蓉與秉義的痛哭流涕,卻不及鄭娟的虐心一跪。
「媽,您不要我們了。」她抱著李素華,潸然淚下。
對於鄭娟而言,周志剛和李素華是她的第二個父母。
沒了養母之後,是他們給了她愛,願意接納她的過去,陪她走過了
人生每個艱難路。
一夜間,最疼愛娟的人都走了,她的感覺是天都塌了,彷彿世界末日的降臨。
親人離去之後,真正讓你難過的時候是開啟冰箱,看到裡面的半盒牛奶;窗臺上隨風搖曳的綠蘿;那安靜摺疊的絨被,還有深夜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譁。
其實,真正的痛苦不在於親人離開的那一刻,而是往後餘生。
當你看到熟悉的事物時,明明一切都沒變,卻唯獨少了他。
曾經那些不曾關注過的小事,都會讓你感到老人的音容笑貌猶在,思念帶來的窒息感,會將堅強碎成渣。
這樣的痛徹心扉,幾乎每個家庭都深有體會。
精神的創傷有種特性,它可以掩蓋,但絕對不會收口,它是你永遠痛苦,永遠被觸及就會流血,永遠血淋淋地在心頭。
當時不知不覺,卻在後來無時無刻都在痛。
人生
有太多的乍然立場,殊不知,來日方長才是最大的謊言。
無論多忙,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別像周秉義和周蓉那樣,把家人的陪伴,永遠留在明天,等到父母離開時,追悔莫及。
周家二老走的一幕太令人難受,相濡以沫的兩人,生同枕死同穴,著實令人感動。
生老病死,迎來送往。
這世界上的事情總是說起來容易,但真正等自己遇上,才能明白到底有多難。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當週志剛突發疾病時,是秉昆、鄭娟夫婦,以及幾個朋友,換著班拉著板車把老爺子送到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