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承業的手法則是將鐵釘圈握在手掌心,讓鐵釘完全穿透木板。
並且他的另一隻手裡還有一把鐵釘,顯然是要把手裡的釘子全部使用完。
二者之間的難度立見高下,好在少林今天沒有這一項的表演,也就沒有了當場比對的畫面。
其實這也是少林為什麼願意放棄這一項的原因,在瞭解到對方的表演方式後,他們也想見識一下更高階的形式。
江承業同樣沒有武僧事先的運氣過程,因為這種硬氣功的呈現方式,對他來說還是有些簡單了,或許換成把鐵釘拍入水泥牆才值得他先期的運功蓄力。
因而雖然他需要拍入的鐵釘數量不少,整個過程完成下來也不過一分鐘的時間。
只管右肩帶肘部上舉到頭部,然後用意念運氣於右掌,一路往下釘下去就是了。
但即使如此輕鬆了,事後再看他的右手,也是掌心處滲出一小塊淤青。
先天之下的氣勁力道,其實就是始終沒有脫離肉身力量的蠻勁,不然有真氣保護下的手掌就不會出現反衝力造成的淤青。
不過這已經足夠震撼全場了,觀眾們沒有一個是坐著觀看的,甚至江承業在拍最後幾根釘子的時候,很多人
在跟著他拍下去的那一下「嘿哈」聲音,一起跟著使勁。
這種齊聲的吼叫,居然出奇的整齊劃一,那場面就別提多振奮人心了。
儘管如此,可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況且劉清山一方也沒提出異議,現場在表演時是嚴禁隨便出聲喊叫的,所以現場主持也沒有發聲阻止。
這一下可把攝像師給樂壞了,他們經歷過的室外拍攝多了,尤其這種含有一定的競技類場面拍攝,整體的氛圍很重要。
如果裡裡外外的氣氛融合在一起,那麼拍出來的就會如同炸場般的火熱效果。
場面炸裂才有可能成為經典的名場面,他們這些拍攝者可不僅是獎金的提升,還有可能得到專業獎項的垂青。
所以有什麼樣的效果都跟他們的利益勾著呢,沒有人想應付式地拍完拉倒,輔助技術工種也是有業績需求的。
接下來的一項,少林放了大招,節目名字就叫「千斤壓板」。
意如其名,即表演者一名,仰臥於兩凳上,身上再鋪上一塊墊板,然後再由10到13名助手踏上跳板站穩就算完成。
其中的難點可不止那些助手的自身重量,還有助手踏上跳板後所產生的上下起落的巨大壓力。
本就全力鼓腹承受重壓的表演者,最怕的就是丹田一口氣的不能始終保持穩定。
因為上面的人不止每增加一位就壓力驟升,還有顛簸起伏的振動加速度。
所以這個專案的最難點,是如何
最快地調整氣勁的抵禦力鬆緩之間的準確轉換。
這個專案要比第一個「汽車過腹」要難得多,因為在汽車的重壓之下,只需要鼓勁閉息硬撐過去就完事。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