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娛樂王朝筆趣閣林策>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曲藝演出(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曲藝演出(二) (2 / 3)

這個人的輩分很高,即便是侯大師也得稱呼他一聲「師叔」,今天他表演的同樣是拿手絕活《武松傳》其中一小節。

孫先生以他四十多年的藝術生崖,形成如今的了幽默風趣、粗獷瀟灑、熱情奔放,刻畫人物細膩準確,喧染氣氛濃淡相宜的表演風格。

尤其是在魯省地區,他的每一次出場一開嗓就會是滿堂喝彩。

他還是高元鈞高派藝術的最得意的繼承人,聯合國授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魯式快書傳承人。

他的個

人舞臺形象出眾,不光能演,還能編能導,在曲藝界是很難得的。

而且經他手帶出了很多出色的徒弟,為這門藝術的發揚光大做出了極大貢獻,同時還是國家認證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今天他右手持銅板,節奏鮮明,保持了一貫的生動詼諧的演繹風格。

引人入勝的劇情帶入,令全場的老少爺們瞬間聽得入迷。

即便是外省人士,也絲毫沒覺得他的方言快書有任何的不適應,彷彿水滸傳裡的故事就應該由本土的鄉音來詮釋。

況且他不亞於相聲包袱的笑點密集,不僅讓人們不時地鬨堂大笑,並且故事的講述具有著身臨其境的畫面感。..o

一段武松傳裡的小段節奏感極強,語言押韻合轍,流暢順口,手、眼、身、步動作表演更是充分體現出了魯式快書「一人一臺戲」的表演風格。

無佈景、無道具、演員兼伴奏,一人佔全臺,所有角色都由一人扮演,這就對錶演者在吐字發聲及形體動作等方面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

在傳媒技術不發達的時代,這種形式簡單、感染力強的藝術形式,因其易於流傳而具有強大生命力。

而隨著傳媒技術的發展,觀眾越來越重視藝術的視覺效果,山東快書的優勢便喪失了。

儘管多年來一直受到了政府部門的保護與重視,但其衰落趨勢依然明顯,所面臨的現實發展問題依舊嚴峻。

這也是孫老師抱著病體前來參加這一次演出的主要目的,顯然由劉清山發動起來的民間曲藝展示節目,還是廣受業內人士希翼的。

他更是在孫老師演出完畢後,第一個站起身來迎上去,恭恭敬敬地攙扶著這位老藝術家回到了座位上。

「晚上我給您治治病,先把病情穩定住,然後您再抽時間去京都找我,徹底把病根絕了!」

送回座位的同時,劉清山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孫鎮業聞聽眼前一亮,但凡對社會多一點了解,就會知道劉清山在古中醫方面得到過真正的傳承。

尤其是圈子裡的久病之體或者老年人,也多會被人有意無意地提到他這方面的神奇。

內心激動之餘,緊攥著他兩手,一時間竟是不知將感謝之情如何談起。

此時劉清山又低聲說了:「您老的病情,我會馬上讓曲協跟您家裡人聯絡,順便帶過來病例,也好方便更準確地診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