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歌前段充滿R&B情調,描述遇上愛情的悸動;副歌之後卻轉成浪漫「手搖歌」,讓人聽著聽著,跟著旋律與節奏,就忍不住一起舉起雙手,搖動起來。
像演唱會上拿著熒光棒,全場一起浪漫的場景,其實在觀眾席上已經出現了,自然是節目組的精心安排,還是少了熒光棒而已。
可無論安排與否,觀眾們聽這首歌的感受是一樣的。
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完美的相遇,相識,相知,同時因為社會一步步緊逼完成不了這完美的相識,相知,相愛。
歡快的曲風,浪漫的歌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聽入耳中感覺都能聞到空氣中甜甜的蛋糕的味道。?
這是一種對愛情純真的嚮往,樸素又純粹,詮釋了愛情的純真,美好。
而舞臺上舞蹈演員的表演也甜到掉牙了,還是得嚼兩顆益達壓壓驚的那種。
這首歌的好聽程度,從隨後十幾年始終佔據海外華語歌播放量榜首,其實就已經證明了這個問題。
連聽不懂華語的老外們都備受推崇的歌,在華語語境內更廣受歡迎就順理成章了。
但也就到此為止了,一首小清新再怎麼好聽也只是好聽,勢必缺乏發人深思的內涵。
不過它用在春晚這樣的場合,也屬
於合情合理。
再加上劉清山本身的極高知名度和市場期待值,這首歌的演出時間段,也確實把今年的春晚收視率推向了目前的最高峰。.
這種情況在他回到化妝間不久後就知道了,還是張導親自找過來告訴的。
「今晚截此為止的收視率最高為39.6%,已經是兩千年之後的最高資料,但顯然還沒來到最高峰期,我們的初步計劃已經達到了,臺裡領導欣喜若狂!」
劉清山點點頭,如今的春晚收視率演算法,一般情況下都以進入兩千年之後算起,因為之前的資料根本不可能超越,也缺乏科學有效的統計資料。
這是因為民眾業餘文化生活的穩步提升,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有很直接的關係。
況且2000年之前春晚收視率沒有具體官方統計,其資料僅供參考,任何版本也當不得真,但遠超50%是肯定的,而且年代越久遠,這個資料會越恐怖。
此前在他沒有參與前,以05年的收視率最高,也僅為37.6%。
自去年有了他的參加,最高峰值來到了39.5%,將近兩個點的提升已經很了不得了。
今年才開始不到三分之一,更沒等到本善大叔的登場,資料已經超過了去年,難怪國視的領導們會格外滿意。
照這個形式發展下去,超過40%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要知道這個數字是國視官方認可的一道分水嶺,超過了它就意味著有可能今後再也無法被超越了。
因為收看春晚的資料大幅下跌是市場規律,幾乎每一年收視率都在迅速降低,尤其在南方地區,都對看春晚露出了迷惑而嫌棄的表情,越來越看不懂更是主因。
比如最吸引觀眾的語言類節目,靠的就是能產生共鳴的幽默感,國視春晚的這類節目又多以東北話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