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處死的時候,要求上刑場時要坐在馬車上披紅掛綠,令人感到非常震撼。
與這兩個人物情況類似的還有很多,都是東北或者魯省民間流傳過的老故事,對於幾個地方的老人們來說,都是有深刻記憶的。
因為早些年的娛樂文化可沒有如今的豐富,甚至戲匣子的出現也是後來的事情。
很多民間傳說就是透過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聽過的老輩人當然記憶最為深刻,這也是他們感到真實的原因。
總之這部劇的出現時間點極為的討巧,在這部作品播出的時間段中,言情片、娛樂片、軍旅生活片、武打片、現實農村生活片、戲說歷史片涵蓋著
整個影視市場。
《闖關東》的出現,給了人們以耳目一新的感官刺激。
再加上演員對於角色近乎於原汁原味的表演,與觀眾對角色的自然感知相融合,真實、親近、悲壯、豪放、敢想、敢為、重民族利益、將血緣親情的情愫,左右了觀眾的收視心理。
現實生活中,人們需要朱開山般的堅忍、膽略、智慧、深明大義、為人仗義。
需要薩日娜所扮演的母親的豁達、質樸和深明大義。
需要富有強烈的民族精神;需要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的呵護,等等。
正是《闖關東》人物形象塑造的個性品質,與現實社會生活及至家庭生活中的需要,將觀眾的收視熱情充分地調動起來、揮灑開來、延續開來。
並且劇集把魯省人闖關東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描繪得淋漓盡致的同時,也把東北人的鮮明性格突出了出來。
善良、淳樸的東北人對闖關東的魯省人給予了多方面的幫助,使他們得以渡過難關。
看到這些人怪可憐的,當地的鄰里鄉親給他們送衣、送糧、送被褥、幫助蓋房,帶著他們墾荒、採礦、放排、挖參、伐木、淘金。
是東北這片肥沃的黑土地,是東北這些熱情、善良、無私、寬宏的人收容接納了這些逃荒要飯的流民,使這3000萬移民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並且在東北繁衍生息。
3000萬這個數字即使在現在看來,也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更別忘了當時的華國統共才有4億左右的人口。
試想一下,將近十分之一的人口跑去了東北討生活,會是一件怎樣難以磨滅的重大歷史事件。
這一部全方位展現了百年前數千萬魯省平民百姓闖關東生活的真實情景,提煉出的恢宏博大的歷史感和滄桑感,真實還原那段蒼涼悲壯的歷史原貌的重大意義,國家層面當然只會是全力支援。
這也是為什麼內測片一在某一層面出現,就引來那麼多大人物密切關注的原因。
有了國家級的幕後推動力,這劇劇想不火都難,何況該片的質量很高,其內在導向性引導意義,也勢必會持久地影響著、培塑著國人的民族精神。
有了這樣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的社會影響力齊齊發力,劉清山的個人威望和市場價值,就不是穩步提升那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