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香江的首映禮在上午十點,時間還是挺緊的,路上不能有半點耽擱。
劉清山之所以親自去接機,是因為但凡有他的出行,香江警方向來都會出面,以確保他的行程順暢。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香江怕了他的搞事能力,各方面的安排才能這麼配合。
飛機準點降落,又是一路暢通無阻,趕到首映式場館的時候,才九點半不到。
此時的場館外早就人山人海了,經過了將近二十個小時的發酵,《我不是藥神》這部非商業片,居然也能在香江吸引來這麼多人。
其中自然以劉清山的粉絲為主,但能夠進入那個放映大廳的人就少之又少。
好在由於十點也是正式的全球上映時間,其他大廳同時也會售票。
在見到劉清山一行人來到後,場館外的人群爆發出了響徹的尖叫聲,他只是朝人們搖了搖手,並沒有停下腳步。
今天到場恭賀的香江藝人就多了,放
眼望去,居然一時間數不過來。
這裡面大部分人是為了影片的巨大轟動性而來的,並沒有接到劉清山的特別邀請。
而且他的電影向來是圈內人考察的專案,因為正像音樂作品一樣,他的影視劇作品同樣擁有著可引導潮流走向的市場影響力,若是能第一時間有所借鑑,無疑會有利於接下來的劇本選擇。
劉清山也不自持身份,很隨意地走入一個個小圈子頻打招呼,他的粵語能力堪比當地人,所以溝通起來沒有一點障礙。
相比昨天的首映禮,今天的流程更簡單,時間到了直接開始,沒有任何的計劃安排。
不出所料,整個觀影過程基本上跟內地是沒什麼兩樣,大範圍看哭的現象同樣存在。
儘管兩地之間有明顯的制度和人文差異,但影片裡的劇情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即使香江人並沒有感同身受的直接感受,但所帶來的內心共鳴是沒什麼差別的。
況且劇中人物一個個的均演技線上,沒有表演痕跡的效果永遠是觀眾們共同的專業認可。
再加上它不歌頌權貴,也不歌頌超級英雄,只歌頌日常生活中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歌頌普通人的平凡之光。
它很獨特,但這份獨特,這正是現如今全世界電影所需要的。
影片揭示了命運和現實是血淋淋的,它們才是最大的反派,這也是全人類的共同心聲。
主演與每個配角的對手戲都張力十足,劇本寫得很好,只要能沉浸進去,那種「真實感」就會撲面而來,不管你是哪國人。
與此同時,內地的市場反應,正處於在一片高歌猛進的口碑和社交網路上一片感動之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