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傳來一聲聲喊殺聲,一個個持著砍刀的大漢從各個魚檔之中衝了出來,一臉殺氣地將葉玄三人團團圍住。
似乎只要鄭偉基一聲令下,這些人就會衝進來將葉問等三人亂刀分屍。
看到四周至少三四十個拿著砍刀或鐵棍之類的致命武器的大漢,就算是黃梁這個熱血青年也臉色大變起來。
「阿布,阿梁,小心!」
葉問看到四周至少三四十個拿著武器的大漢,臉色也是一變,將黃梁護在他與阿布的中間,身體緊繃地囑咐道。
看著周圍手中拿著致命武器正虎視眈眈的大漢,阿布的嘴角陡然冷冷的揚起一個弧度,對著葉問道:「師傅,你和阿梁靠後一點,這些人我來解決!」
「不可!」聽到阿布的話,葉問臉色一驚,雖然他知道這個人手底下有些功夫,但這裡可是有著三四十個大漢,猛虎還架不住群狼。
更何況這些人手中還拿著可能致命的武器,葉問又怎麼可能讓他自己一個人去冒險,「阿布,等會我一出手,你就帶著阿梁先衝出這裡再說。」
黃粱兩隻手還被繩子捆著呢,面對拿著武器的對手,他的作用並不大。
接下來就是葉問的表現時刻了,他的對手們雖然高手不多,可作為最底層的貧苦出身的練武之人,他們拳腳間就有股「向上爬」的狠辣氣勢。
況且為了避免更大的衝突,葉問始終是留著手的,始終沒有痛下狠招,所以他跟這些街頭猛人之間就形成了純粹的混戰狀態。
而葉問身上這種儒士加武者的性格,是典型的華國式英雄,這場打戲的精彩,還在於體現了他對當地年輕人的包容。
可面對不利形勢,他不忍出手,卻又不得不出。
比如身邊的阿布屢出狠招式時,他還不忘了把阿布的腿踹開,叫他別傷人。
但葉問也不是爛好人,當對方操起砍刀、掛鉤當武器,他的出手也立刻較之前狠了許多。
最精彩的打鬥場面從此時才開始,但整個過程精彩有餘而刺激不足,是因為這場打戲拍得葉問始終很剋制,但同時也體現出了他為信念而戰的嚴肅。
當然由全部的劉家班出演眾打手,他們的動作由於高出普通人很多而顯得格外的簡練凌厲,看場面也打得過癮。
這是因為他們瞭解跟劉清山演對手打戲的規則,不需留手的全力施展即可,而不用擔心對方會接不下來。
所以整個場面看起來拳拳到肉真是兇險,被葉問拳打腳踢至騰空飛起的情況不斷出現,令人拍案叫絕。
但場面的好看,仍沒有體現出真正街頭廝殺的血腥性,對於觀眾們來說,遠沒有第一部時葉問發狠腳跺鬼子武者的感觀刺激。
所以最好的彌補手段就是在打鬥場面當中,新增些喜劇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