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更多的還是關於劇情的評論,這方面的極高評價居然也是出奇的一致。
顯然這些都跟如今的觀眾越來越挑剔,佈景特效和小鮮肉堆砌的狗血劇情難以立足,有著很直接的原因。
劇情緊湊,邏輯清晰,無一處拖沓,無一伏筆不能自圓其說,就是前兩集帶給觀眾們的最深刻觀劇感想。
再有立體的背景設定和豐滿的人物形象,也讓演員的表演有了棲身之本,簡單來說就是「好入戲」最佳代入因素。
劇中,設局救魏徵的情節活活將推動高潮持續了兩集,不說局中局的精彩複雜,設局者對人性格弱點的準確把握和適時利用,也使成功變得合情合理。
紀王在舊事感懷下鼎力相助,夏江的自負和控制慾讓他以為自己是操盤者,結果反被設計。
整個故事鏈條完整,即使好事觀眾細細推敲,也完全找不到牽強之處。
《琅琊榜》中的這些懸疑成分,吸引觀眾將每一個有趣或刻意展現的情節記下,並在後面劇情有所呼應時恍然大悟,給觀眾帶來莫名的自得和滿足感。
而嚴謹的劇情設定也從未讓觀眾失望,在第一集便被提及的老夫婦,不僅有卓青遙護送,更有江左盟暗中保護。
前面只是寥寥數語提及,後面卻在打壓太子的慶國公案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夏冬祭拜亡夫和梅長蘇相遇時,一個奇怪的第三人視角場景,和郡中多次出現的怪獸傳言,也很好地呼應了聶鋒的迴歸。
當然了,這些在頭兩集裡還沒有出現,但劇本的完整邏輯性在這裡已經體現出來了。
還有人物的情感刻畫方面,比如帶著滿身傷痕的梅長蘇迴歸後,並非如表面般孤僻冷情,劇中他有兩次在不該失態時的失態。
一次是在面見太后,被太后錯認為林殊;一次是在驚覺霓凰有難,可能清白不保。
劇本對梅長蘇的設定並未走「霸氣迴歸,冷血復仇」的俗套路線,其內心深處的弱點和對感情的渴望使梅長蘇血肉鮮活,更容易引起大眾共鳴。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部劇火了,火到了一塌糊塗,火爆程度驚掉了很多人的眼球。
因為隨著電視劇的熱播,居然一夜之間連帶著讓琅琊山、琅琊閣也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熱詞。
就在第二天的上午,不僅徽省滁州為讓自己的琅琊山風景區藉著《琅琊榜》火一把,帶動地方旅遊發展,已經有人提議把景區內的「會峰閣」改名「琅琊閣」,引來全國的熱議。
到了下午時分,在滁州趁《琅琊榜》借題發揮的同時,秦朝時設立琅琊郡的魯省臨沂、擁有古「琅邪縣」的蘇省石頭城也加入了爭搶的隊伍。
在這之前,一部《喬家大院》帶熱了陝省的喬家大院,一部《非誠勿擾》帶熱了杭州西溪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