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笑著插言:「這種主持方式確實很新穎,也把咱們所謂的明星最平常的狀態體現了出來,要比找個正經主持人的效果好得太多了!」
「煥哥,您的話我就不愛聽,怎麼我又成了不正經主持人了?」
鬨堂大笑再一次出現,這種歡樂的氣氛一直延續到了碰頭會的結束。
當天晚上,所有主創湊到一起聚了個餐,但大家都沒怎麼喝酒,不是由於光顧著講笑話了,而是晚上還有排練任務。
大家夥兒都知道劉清山策劃這檔節目的初衷,就是為了給實力派歌手重新翻紅的機會。
翻紅也就意味著大筆的收益,不僅僅是歌手本人,更加重視的還有各自深身後的經紀人公司。
正式的錄製在第二天上午九點就開始了,劉清山身兼導演和場外主持一職,主持部分只負責宣佈任務和後面的成績宣讀。
每一期錄製前的開場白,則是由申城衛視的兩位著名主持人來負責,不過只是短短的幾句話而已。
觀眾席裡來了很多劉清山的粉絲,這倒不是他本人的安排,而是粉絲團體在網上強烈要求劉清山出場演唱未果後,申城衛視退而求次給出的名額。
節目導控室一共由四
大部分組成,分別是:由34塊液晶屏組成的總控中心、燈光控制檯、聲控臺和影片控制中心。
這樣的龐大規模雖然學自另一檔節目《好聲音》,但多出來很多目前最先進的聲控裝置。
這筆錢是雪域娛樂自己掏錢預備的,算是半捐贈式的,不然電視臺一方不太可能給予這麼全面的支援力度。
不過在隨後的分紅佔比裡,雪域娛樂多爭取來兩個點,並不會白白花費的。
節目組燈控師是從海外知名團隊特派過來的,與他同坐控制檯上的除了一名翻譯之外,還有兩個是申城衛視和雪域自己的燈控師在偷師學藝。
包括那些燈光、舞臺設計,也是高薪請來的海外專業團隊,沒有辦法,在這方面內地娛樂業經驗技術實在太落後了。
但是後期的剪輯他是不會假手於人的,每期90分鐘的內容,是從38臺機器拍攝的400多個小時的素材中剪輯出來的,其中15個機位全程拍攝觀眾。
至於原版中頻繁出現「哭泣姐」「陶醉哥」,所引發觀眾質疑他們是節目組請來專門負責煽情的托兒的事情,類似情況在他的節目裡是絕不允許出現的。
包括跟這家電視臺合作的另一檔《好聲音》,他就同樣把這條寫進了合同裡,觀眾表情全部都是現場的真實反應,不允許有任何移花接木的鏡頭摻雜其中。
並且,這檔節目開創了世界電視綜藝史上的一個新流派——全景式綜藝節目。
參賽歌手從到達、等候、觀看其他人演唱等等,參加這個節目錄制的全部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細微的反應都透過鏡頭傳達給觀眾。
裡面沒有故事、沒有煽情,只有純粹的音樂,臺上沒有伴舞、演唱前甚至沒有任何VCR來渲染這個歌手曾經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