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基層的磨練,他都充分的利用起來,更好的鍛鍊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小小年紀的劉清山,每出演的角色都能讓人非常深刻,演什麼像什麼的原因。
之前聽聞劉清山的這個決定時,三爺還
滿肚子的不理解,畢竟大部分人都瞭解他的眼界已經不放在了國內,時刻都在為能夠走出去而積攢著能量。
肯出演這一類只有可能在內地有市場的抗戰劇,又是如此的自毀形象演出,換成任何一個年輕演員,都絕不會主動為自己找來這麼一個角色來磨鍊。
其中的辛苦此時看來反倒成了其次,因為在他身上嚴格意義上來說,有很大的偶像明星的符號,說他這一次的角色扮演在自毀形象,是沒有任何誇張的。
由此也能看出,這個人的格局是難以想象的廣袤深遠。
而且他的表演隨心所欲,特別自然,根本就看不出在演戲,在劇中的表現就像是真實發生的情況一樣。
這個試映會臨到結束,韓三爺還跟劉清山說了:「你需要的客串演員,這兩天就會到,只是人家都很忙的,能一天拍完的就儘量結就他們的時間吧!」
這部劇裡有幾個出場並不多,甚至只是找了個照面的小角色。
本來劉清山沒打算動用人情,可幾家投資方卻給出了積極的響應。
畢竟他拍著胸脯保證了每一個角色的精心打造,若是再在這幾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身上出了差錯,可是件得不償失的重大失誤。
這樣一來,幾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終決定走明星客串的傳統路線。
這麼做既有了宣傳噱頭,又能為該劇增加了品質的保證和看點,何樂而不為呢。
關鍵的是,劉清山本人有足夠的號召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跟他有進一步接觸的機會,在業內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但是,他才不會做這個發起人呢,用了就是人情,以後怎麼償還就是件麻煩事,索性一推六二五,都交給三爺他們自己去聯絡好了。
況且僅就韓三爺一個人的影響力就能做到,甚至只需要一個電話的事,誰讓他手裡掌握著壟斷性的進出口資源呢。
劉清山笑著點點頭:「也不用太大牌,來幾個影帝反而讓我很尷尬!」
三爺咧嘴一樂,「先不給你說什麼人,到時候你就知道了。你尷尬不尷尬我可不管,反正人是給你請來了,怎麼使用是你的事,我們可幫不上忙!」
「咱可說好了,人家來回的差旅費得你們出,請人的主意是你們出的,再說了我們劇組的經費並不富裕!」
「騙誰呢,誰不知道你劉清山的劇組向來是吃得好喝得好,每一次的經費都富得流油。」
「這是兩碼事,條件太艱苦,不在這方面找點回補,以後誰還原因跟著我拍戲!」
「得,怎麼說都是你有理!放心吧,這筆錢從宣傳費用裡出,如果請來的幾位對你的安排滿意,說不定還能多批給你一點錢。」
其實在這個專案裡是誰說了算大家心裡都有數,有些事沒有必要拿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