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自己用不著等20年,最多幾個小時就又成了一條好漢,然後繼續殺鬼子。
最最不濟也是在身軀幾近支離破碎的時候,仍然能夠將對方大BOSS拖下水,來個同歸於盡。
既然歷史其實真的很骨感,既然沒完沒了的拍神劇,與其讓看的人虐心、上火,不如在一次又一次的愛國教育的同時,讓國人們痛快一點。
總之作為一部幽默中帶著點小俏皮的抗日劇,一部別開生面的劇情片,以小人物為切入點的整體劇情歡脫又不失嚴肅內涵,還是很值得劉清山的關注。
當然他的私心也顯而易見,打得主意是透過徹底顛覆自己的形象,變成痞氣霸道的賊骨頭,來磨鍊自己的演技。
除此之外,他還會把原版的36集,濃縮為30集,把其中拖沓、冗長繁雜的部分給剪輯掉,好讓敘事的連貫性更趨向合理。
劇組成立的第二天,只走了一個簡單的開機儀式,就馬上進入了拍攝狀態。
賊九一開始的出現,就樂壞了所有的人。
滿臉汙漬的劉清山,身上還披著一條露著棉絮的破被子,蹲在牆角的形象,是大部分演員頭一次看到他化妝後的模樣。
殊不知,大傢伙都還沒意識到的是,這部劇集裡的絕大部分場面裡,賊九都是一
臉髒兮兮的妝容。
《亮劍》為什麼會火?其中的服裝道具佔據了主要因素,李雲龍的衣服領子永遠是那種髒兮兮的狀態。
其實這是最貼近年代事實的,戰爭年代裡的軍人們的艱難,是想象不到的窘迫跟貧苦。
而且絕大部分軍戰士是泥腿子出身,一切生活、戰鬥所需也都是靠從敵人的手裡搶的。
其中閻國鳴明明是團政委這樣的大官,在整部劇裡大多時候都穿著「鴛鴦鞋」的形象,完全就是當時艱苦戰爭狀態中的最真實的寫照。
還有小寡婦楊巧兒這個角色身上穿的大屁股棉褲,其實絲毫沒有誇張之處,是那個年代鄉下人的最常見裝束。
可即便是如此,第一天拍攝的過程都是很艱難的,就因為頻頻的笑場,幾乎貫穿了那一天的每一場拍攝。
好在劉清山並沒有阻止,而是隨著大家一起樂,因為他知道都是專業演員,在第一天的新鮮勁兒過去後就會把情緒沉澱下來。
而且他給了演員們很多自主發揮的空間,因為他認為這樣會激發表演的靈感。
因而第一天的現場就是一個歡樂和諧的氛圍,感覺不是在拍戲這麼簡單,而是一群人在朝著一個自己熱愛的目標努力的感覺,所以非常開心。
尤其是謙哥的情緒最為興奮,他已經連續出演了劉清山的兩部作品。
雖然在他嘴裡從來沒說出感謝的話,但從態度的積極性上,就能看得出來他對於自己的機會把握很珍惜。
除了他之外,劇組裡還有一個人很有意思,就是扮演趙大腦袋的翟曉鑫。
這個人雖然是劉清山的老鄉魯省人,卻從小隨父母到東北謀生,所以學了滿嘴地地道道的東北話。
他的個人形象極符合劇中的角色,為人樸實,待人以誠,還有一種樂善好施的情結,而這種情結在東北話中就叫「大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