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題材很新穎原主角把賊九演活了,跟所有的抗戰劇太不一樣了,滿嘴的東北棒碴話,滿嘴的黑話,聽了讓人特舒服,會看的很爽。
裡面的其他任務也幾乎個個出彩,男主憨憨呆呆的,但是特仗義特爺們兒,也不鑽死牛角尖,既有狡黠的一面,也有忠誠跟熱血,了不起的小人物。
李嫻淑彪的可愛,虎的有靈氣,趙大腦袋和齊大白話這一對太尼瑪逗了。
這部劇前半部分笑點足足,但是後半部分來真的了,淚點也是虐死人,巧兒和趙辰死的那幾集很
多觀眾哭得跟失了魂似的。
這不是一部神劇,故事很俏皮,也充斥著很多動人的細節,劇情很有帶動性加上地道的東北話和土匪之間的暗語,讓劇情的前半部分非常鮮活有趣。
這裡面的我軍並沒有多麼強,彈藥不足只能去求「友」軍,而且一場戰鬥下來只剩幾個人,戰後跟「友」軍搶武器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寫實的情景。
而小島國人也並不是神劇中的傻子,也都是有血有肉的軍人,殺妻之仇、殺兄之仇焉能不報。
劇中李四也拿在日小島國看到的小島國人,與在華國的小島國人做了對比,戰爭讓這個原本安靜規矩的民族變成了殺人惡魔。
也正是當時華國的落後和貧窮,才被小島國人當狗一樣欺負。
再有主角也有中彈的時候,敵人的狙擊手也不是吃素的,他們身上的軍人素養也很容易看得出來。
總之,作品還是非常獨特用心的,值得一看。
但戲就是戲,如果完全按現實來的那叫紀錄片,看戲看的是它所傳達的出來的情感,在有些方面太較真也沒必要。
原版演員陣容可謂極其豪華,主演一欄就十好幾號的人,還不算上片中並不醬油的幾位名角客串的配角,這陣容算是沒得挑了。
這一版本的選人,劉清山依舊儘可能地選擇原班人馬,只是在個別角色上有了自己的選擇。
比如綽號「齊大白話蛋」的齊志武,被換成了謙哥,真田茗選的是王川均,趙司令則由劉華來扮演。
其中以劉華的戲份最少,但他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劇務,也就是攝製過程中的日常事務負責人。
讓他來當管家還是劉清山之前的戰略方針,為他將來進入雪域娛樂的高層積累經驗。
關於自己的角色劉華還是很樂意接受的,一是他的年齡並不太適合扮演衝鋒陷陣的角色,二是他明白劉清山的良苦用心。
他一點也沒覺得,自己一下子又從主角幹回了劇務有什麼不合適,心態掌握極好。
反觀王川均的角色對他來說就是個巨大挑戰了,首先出演的是反面角色,再一個需要會說一口熟練的小島國話。
幸好這個人的小島國語有一定的基礎,其實這也是劉清山選擇他的最主要原因。
至於其他演員基本上就是原班人馬了,除了「齊大白話蛋」換成了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