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其中不乏各個行業的科學家,這類人一向是劉清山最為尊敬的那種人。
不過由於玉化樹的原因,劉清山並沒有表現出真實的狀態,僅是會以禮貌的態度。
因為他知道實際上較起真來的知識分子最是難纏,尤其是在得知你手上有他們急需的材料之後,你敢給他一個不經意的許諾,他們就能每天纏著你直到目的達到。
這種工作態度在別人看來是執著和不屈不撓,可對於他這個當事人來說,就會是無盡的苦惱了。
為什麼苦惱?
他手裡的玉化樹,隨便拿出指甲蓋一點,就會是最頂級的玉石戒面,而他換來的且不是正常的商業交易,而是打著各種名目的無私奉獻。
因為即使劉清山願意出售的話,也沒有誰能買得起那些玉石。
試想讓他無緣無故地無私奉獻,天底下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發乎於心的無怨無悔?
那位故宮副院長孫啟尚首當其衝,隔著老遠就喊著劉先生一路小跑,那態度別提有多熱情了。
正職院長近期並不在京都,排在他前面的副院長也有好幾位呢,但誰讓他是首先接觸上的劉清山,無論心理還是專案的原因,他都佔據著上風呢。
劉清山不敢矜持,也是快步迎了上去:“看來咱們還真是有緣,前天剛見過面,今天又在這裡見到了!”
孫啟尚也不急著將他給眾人引見,而是說出了一些代表故宮的官方表達:“昨天晚上我們就接到了兩大部和我們頂頭上司的電話,說是積極配合國視的同志們和你的拍攝任務。沒說的,只要你感覺哪裡需要我們提供方便,故宮對你們是無條件的敞開接待!”
隨後才是他的一一引見,甚至沒等劉清山有所表達。
他這點小心思,劉清山只當沒看見,禮貌而不失熱切跟眾人握手寒暄。
其中一位牟姓院長才是真正的二把手,他的態度看上去對劉清山也相當重視。
“昨晚我們孫院長打回電話來了,建議邀請您出任我們故宮的古建築和文化宣傳大使,還要我給您辦一張特殊通行證,包括你最經常使用的車輛,以後來到我們這裡,就沒有任何出入管制了!”
這個權利還是相當讓劉清山開心的,雖然他可能幾年裡也來不了一趟,可這裡是京都,社會上的上上下下身份攀比的現象十分嚴重。
而故宮
又是外地人必來的打卡地,除了工作人員,也就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有自由進出的權利。
所以他並不在乎這個特權能用到多少次,至少在這座城市裡講出去還是很有面子的,畢竟這裡別說建築群內部了,外面的廣場都不允許有任何車輛進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