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用這一生等你發現
我一直在你身邊
從未走遠......
金溪善的演繹雖然明顯沒有劉清山那般蘊含濃烈的感情,更能凸顯出冷豔空靈的風格。
但她在這首歌裡的一貫漫不經心的“雲淡風輕”式詮釋,倒也正恰到好處——沒有糾結於愛或不愛的苦情味,反倒多了一份期盼和釋然。
她那穿插在歌曲當中的獨特轉音,聽起來依然讓人心曠神怡,像極了一人獨自置身於遼遠空曠的天際下娓娓吟唱時,讓這短短几分鐘的表演令人過目難忘。
劉清山的伴唱同樣由淺淺的無伴奏清唱進入,清澈的吟唱沒有金溪善那般空靈透明的美感,但依然保有他清新質樸的特色。
很奇妙的是這首歌是以“我”向“你”傳情達意的傾訴式口吻來詮釋,同樣傳遞出一份對於真愛的單純堅持。
他的演唱技巧沒有女聲那般百轉千回,但當他以男性那種又寂寞又甜蜜的角度唱出一份痴心的感動蘊含其中,也因而把兩個人的合唱融匯出一種超然於世俗之外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清澈乾淨,明亮婉轉。
兩個人如水滴般透明的清唱,搭配著緩緩響起的深沉鋼琴伴奏,把兩個對愛無比虔誠守候的痴情形象塑造得楚楚動人,觸動心扉。
這樣的男女搭配可謂珠聯璧合,再融入二人那無比傳神的詮釋,讓這首歌不管什麼時候聽來都會讓人不勝唏噓,感動至極!兩首歌完全是兩種心情,在技術上來講,使用的演唱方式也截然不同,因而直到最後一個音節聲音消失,觀眾們才似乎從深深陶醉裡不情願的醒來,掌聲除了前幾排的嘉賓席,應者也是寥寥。
直到在整個演唱過程中,始終沒站在一起的兩個人牽手來到了舞臺前端,如夢初醒般的掌聲才如暴風驟雨一樣猛然響起。
等陣勢稍平,金溪善才首先開口:“這首歌我一看到就莫名的竊喜,還以為是由我一個人演唱,作品也會出現在我的專輯裡,沒想到你們的偶像卻提出來是男女合唱,還要收錄進自己的專輯!”
臺底下一時間叫嚷聲紛雜。
“你也是我們的偶像!”
“兩張專輯收錄同一首歌呀,我們不會介意的。”
“好聽死了!你們居然都換了風格呢,但這首歌都讓我哭出來了,很走心的!”
“katie,我要聽你獨唱!”
眼見現場秩序越來越亂,劉清山趕緊????????????????擺擺手,笑著解釋:“這首歌我本來是想收入溪善姐專輯的,但是忠勝大哥建議我說,一首個人專輯最好有一個統一的風格,katie的新專輯延續了之前的甜美大氣,突兀多出來一種新的演繹風格,會有一些不太契合感!”
他可不僅是在拿李忠勝做擋箭牌,人家這一次耗費了這麼多的精力來幫忙,總得有個公開表示感謝的態度。
因而他話說到一半,就蹲下身子把話筒遞向了臺下。
其實臺底下前幾排位置是有工作人員的,馬上就有人矮著身子給李忠勝送去了話筒。
李忠勝站起來想要說話,卻被一片歡呼聲給驚到了,迴轉身朝周邊拱手一圈,這才有機會開口。
“我的原話是,你的首張專輯就別出心裁的不走尋常路,我勸不了你,可你千萬別無視遊戲規則的把katie也拉進來!在我的強烈建議下,katie改變了嗓音的這首歌才會出現在劉先生的專輯裡!”
看到周圍很多人都在嘰嘰喳喳的詢問劉清山專輯的風格時,他苦笑著望向了舞臺。
劉清山含著笑示意他:“反正也錄完了,這個時候漏出點兒什麼也不叫洩露商業機密!”
李忠勝這才向外解釋:“你們知道我的監製過程有多痛苦嗎?劉先生能夠擅長的嗓音以及發聲方式太多樣化了,而且這個人在態度上相當固執,根本不打算把自己的演繹方式給固定住了,這從提前準備出來的作品中就能感覺得出來,他從來就沒打算讓自己的首張專輯循規蹈矩,創作思路極其的混亂,一點也不為專輯的混搭風格會導致市場反饋的質疑、非議!氣死我了,我先坐下消消氣,讓達右說說他的觀點吧!”
坐在他身邊的羅達右,很不情願地站起身接過話筒:“我也是同樣觀點,看到那厚厚的一疊後腦袋都漲了一大圈!但按照劉先生的說辭是,他是業餘歌手,專輯的質量只要有了保證,固定風格就不在乎了,有機會能更多地炫耀他那些非主流的演繹方式,才是他一直以來除了最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