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這對夫婦的特殊組合,能拍出比原版各更精良的作品,幾乎是毫無疑問的。
因而,劉清山來到拍攝現場的第一時間,見到的不是李導本人,而是正拿著對講機負責各個細節調控的曾衍平。
他跟劉清山實際上已經很熟了,早在拍攝《知否知否》的時候,就有過很深入的交流。
於是他第一時間就迎了上來,同時透過對講機通知到了正在拍攝現場的李紹紅。
當然他不敢怠慢的原因還在於,劉清山的身邊瞬間就擠滿了沒有拍攝任務的演員們,他需要迅速出面來施加影響。
相比劉清山在民間的被廣泛擁護,實則在同行面前更具有號召力和人氣魅力。
就拿這一次參與到這部劇的演員們來說,這可是一百多位不同年齡的女性演員,之前跟劉清山認識的只有寥寥幾位,卻被一個電話所垂青,可見她們在懵圈狀態下被角色砸中的感覺得有多麼的深刻。
況且能夠被他的作品選中的重要性和艱難程度不言而喻,這個時候見到事主來了還不得拼了命的向前擠。
劉清山對她們的意圖心知肚明,或許是有一定的女孩子的原因吧,但他之前有過記憶深刻三年橫漂生活也是主因之一。
故而儘管被擠得有點狼狽,他還是滿臉的笑意,但一一應對顯然是來不及的。
幸好這個時候曾衍平扯著嗓子出現了:“都讓開!都讓開!劉先生遠途跋涉很辛苦的,下了飛機就是長途車的,有什麼話以後找機會再說!”
女孩們以及被擠在後面的女性老演員,都很識趣的往後退了幾步,但依舊沒有幾個人會真的離開。
曾衍平的兩隻大手很快就跟他握在了一起:“抱歉啊山子,我剛才在關注拍攝現場,沒有及時留意到你們的到來!”
劉清山含著笑搖頭:“是我打擾了你們,可能來得不太是時候!”
曾衍平哈哈大笑:“瞧你說的,老闆來視察工作,還會有實際問題,別開玩笑了!”
其他聽到的人也都在陪著笑,現場氣氛一片祥和。
人群裡,蔡紹芬那高挑的身影冒了出來,撇著那笑意十足的港普在大聲喧譁:“劉先生,能見到你一面可不容易,而且我也搶不過這些死丫頭們,剛剛不知是被誰在背後推了一把,都把腳扭了!”
劉清山應聲低頭一看,此女腳上的一隻清宮高底鞋上,果然上面不僅粘上了一些土漬,裡面的小香囊也露了出來,顯然她剛才扭的那一下很嚴重。
清朝時候的滿族婦女不纏足,當時很流行這樣的高底鞋,會使得女性身材顯得高挑,並且惹人憐愛,可不止僅在宮內風行。
但由於鞋子底部厚而且面積小,以及用力的關係,穿鞋的人走路必須慢且穩當。
當時漢族的小腳女子穿上它,整個身體重量的著力點就都在“弓小”的腳尖上,相當痛苦,所以走起路來嬌.喘呼籲,所行難遠,卻在民間同樣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