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歌曲本身與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寓心境於形象之中,虛實相生,活躍出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這是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境界。
這是形神情理的統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意外,又蘊於象內,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
以情構境﹑託旋律而言暢神怡情的歌唱表演方式,不能說是首次出現在舞臺上,卻也極其的難得,它需要歌者的即時靈光閃現,進而催發出超然於歌曲之外的心靈感應。
此等變化用言語是形容不出來的,或許也只有那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曠古詩句,才能概括出它的本質。
因而三人這一次的合體演出,已經不是滿座皆驚可以形容的,就因在場的人都陷入了大腦當機狀態,只由著自己的思維意識在跟著美妙的旋律久久自腦海中盤旋。
但整首歌的曲調是帶著濃濃傷感的,但哀婉之外又有很真摯、簡單、質樸的告白式歌詞重複,最後寄託在歌聲中。
這個過程中感情在不斷地昇華,以至於不僅歌者在因情而動容,現場觀眾們的眼淚也在不知不覺中緩緩流淌。
歌聲令人觸景生情,腦海裡有各種畫面浮生,或在未來裡懷念曾經,或在後來裡流淚從前,精準的道出了幾乎每個人陳藏的情緒,繼而讓這些經歷與記憶產生了共鳴。
今天的配樂方面,有別於過往神曲趨向的走紅方式,而是以簡單鋼琴和人聲為主導的西洋化的一種新的審美取向。
在現場的某些專業音樂人的眼裡,這樣的一種方式卻剛好能盡數表達出歌聲、歌曲、音樂,與人情感尤其是愛情糾纏不清的心理。
世界之大,緣分讓我們相遇,天意使我們無法相守,到最後只能用回憶來緬懷,聽著均為之徹底地傷情動容。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首歌旋律簡單,歌詞通俗易懂,語言凝練,朗朗上口,易學易記。
在最後一部分副歌部分的反覆重複時候,現場越來越多的人在不由自主的跟唱起來,而且聲音越來越大,以至於幾乎淹沒了擴音器裡傳來的三位歌者的嗓音。
但沒有人去注意這一點,因為所有的人都沉浸其中了,只想著如何藉著這首歌來宣洩表達情緒,意識中已經沒有場上場下之別。
人們陷入了唱這首歌、釀造這首歌的深情當中,回憶著曾一起走過的巷口,相處的默契,愛情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快樂。
還有,註定相識相愛卻無法相守,過往就像一場夢,存在在我的腦海,我的心裡,深深的。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我的夢裡,我的心裡,我的歌聲裡。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我的夢裡,我的心裡,我的歌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