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的旋律和歌詞裡沒有強烈的濃淡,所以怎麼聽也不會膩。
歌詞的主旋律是埋葬過去的悲傷傾訴,彷彿在以相對平淡的唱腔裡訴說著塵世裡的陰晴陽缺,唱誦著男女感情的明暗。
曲風以情感路線為主軸,別出心裁地融入了具有濃厚申城風情又略帶藍色傷感的氣質,又剛好跟外灘十八號這個古老建築的特殊意義不謀而合。
或許外地人聽了其中的感觸會降低了不少,但出現在申城本地人耳朵裡,卻額外多出來一種心領神會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尤其是在唱到這裡時,劉清山特意加入了兩段RAP,一段是由他來完成的申城方言說唱,一段是金溪善的英文說唱。
如果說前一段是帶給申城人的會心一笑,那麼金溪善的英文RAP就是給所有人的驚喜了。
因為她還從未嘗試過這種風格的演唱,而且以這樣的方式來闡釋失戀的狀態,讓人又看到了她另外閃光的一面。
兩段說唱都完美地融入了整首歌裡,一點也看不出生搬硬套的拼湊,即使是劉清山的那段方言運用,也聽不出來半點搞笑意味,跟主題的傷感主題無縫貼合。
隨即副歌部分到來,整首歌一下子就昇華了很多,意義深厚,韻味經典。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你很明白)
還是那個地點那條街 哦(那分手的夜)
那纏綿的地點
難道是愛的天平已經傾斜
我很明白你在想什麼(我不知道)
還是那個地點那條街 哦
(相約的地點)結束的一切
很明白愛並不是你要的一切
如果用心聆聽就會發現,它近乎完美的無可挑剔,每一字,每一音都有著過去傷害的影子,卻也帶來著新生與差別的感覺。
旋律優美,編曲清新,略帶柔軟的電氣感實在太舒服了,不落套單曲迴圈起來也不會累。
整首歌猶如細水長流,副歌的收尾也潤滑到非常的舒服到位。
句子間的鋼琴穿插如行雲流水,前半部分留白,營造氣氛;中段急促,推進情緒;後端充分利用劉清山的音域優勢,塑造出了隱隱的恢弘氣勢,卻一點不顯突兀。
而兩個人的演唱開始部分泛著冷調開場,聲音被打磨的顆粒感十足,不像之前的元氣滿滿動感活力,這次像是躲在黑暗裡蓄勢待發的情緒合集。
全新的音樂風格,充滿了創新與突破元素的顛覆以往認知感,會帶給人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識的新鮮感。
這幾乎是劉清山的作品中的常態了,也是為什麼他一發表新歌,就會引起業內業外格外關注的原因。
此時監控室裡的幾人中,就有音樂方面的專家級學者,他就是被申城衛視領.導層臨時請來的二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