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原因就是她真的不喜歡溫啊,同意和這個人在一起就是辜負了自己,所以拒絕的原因是沒什麼好分析的。
甄嬛為什麼會站出來為安陵容說話,因為看到有人無辜受辱,她的仁愛性格使她想要出手相助。但是被攔了一下,也覺得捲入爭執對自己無益處,忍下了。
第二次無論如何都要站出來,是因為夏冬春要安陵容跪下認錯,這個舉動侵犯了甄嬛心中的信仰——「理」。
早期的甄嬛,認為世界是有理可循的,一個「理」就足以佔上風,這也是為什麼甄嬛總是嘴上不饒人,因為她要講理。
她是個好人,但是有很多時候她太沉浸在自我滿足中了,並沒有顧及到安陵容作為一個寒門女子受她這麼多好處的不安心情,這也是甄嬛自大的一面。
第一集有很多細節伏筆,開篇第一個鏡頭,有一個太監在甩三下鞭子,是古代宮廷的禮儀。
代表新皇帝即位受群臣朝儀,皇權至高無上,如果你有看到最後大結局,弘曆登基時也是這樣的。
這個鏡頭意味著接下來所有人物的命運,都會在皇權這個漩渦裡旋轉。
接下來鏡頭轉到雍正登基的畫面,隆科多和年羹堯走在上朝隊伍的前面,這兩個人在朝中處於高層領導職位。
倘若這兩個人單幹的話,不僅會帶走皇帝的眾多大臣,皇帝這個位置可能也坐不穩。
這就為後面的功高震主,皇帝決定除去年羹堯的片段埋下伏筆,也側面交代了皇帝為什麼寵愛於華妃的緣由。
第三個鏡頭,在蘇培盛宣讀聖旨,論功行賞時,導演給了隆科多,年羹堯,張廷玉,甄遠道,瓜爾佳鄂敏,各一個大寫鏡頭。
直到追完全劇才知道,這幾個人是皇帝后面扳倒年羹堯重用的大臣,這幾位功臣之女也是後宮爭鬥最活躍的主角。
隨後的蘇培盛,張口詢問妹妹在宮中可好?這一個細節更是伏筆。
要知道蘇公公可是皇上的貼身太監,董事長秘書職位呀,而在此時也只有是乖乖問話答話的份兒。
從這個小細節已經看得出來,年羹堯的獨大心理在此時已經開始了,為後面皇帝不同意他的看法,直接甩黑臉,埋下伏筆。
而隆科多這邊啥都沒有,要知道隆科多可是皇帝的親舅舅呀,別人都有獎品了,自己的直系親屬舅舅卻沒有。
由此可見,皇帝並沒有把這個舅舅放在眼裡,為接下來的太后出場做了鋪墊。
緊接著鏡頭一轉,進了養心殿。
皇上忙著批閱奏摺,敬事房準時準點拿著後宮嬪妃侍寢的牌子,來請皇上翻牌。
托盤裡面的牌子只有七枚,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年大將軍的妹妹華妃,***皇后竟然排在最後面。
皇上一聲不吭,頭也不抬一下,手中的筆一點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太后一跨進來送粥送醬菜,皇上立馬起身請安,隨即全神貫注跟太后對話。
這一小段劇情說明,皇帝很孝順,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朝政上面,母子之間的溝通和關係特別好,為後面的劇情皇上請求太后除去隆科多埋下伏筆。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