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張導則連夜帶著劇本返回了京都,這個本子叫做《山楂樹之戀》,原版被評為改革開放40週年華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之一。
同時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水晶熊和香江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並獲得內地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其女主角更是四奪國內外大獎,張導也憑藉此片老美耶魯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學位,獲頒“好萊塢先進個人稱號”。
並在第四屆亞洲電影大獎和第五屆亞太電影大獎上,分別獲得“亞洲電影傑出貢獻大獎”與“亞太電影傑出成就獎”,這也是華國電影人首次獲得此兩項榮譽。
由此可見,此片不僅讓張導名利雙收,也讓片中的男女主演從此平步青雲。
它更大的意義是在商業片氾濫的年代,給了觀眾一劑清秀雋永的良藥。
當然它的票房也是可觀的,一個多月的國內外上映,獲得了兩個億的票房。
這個數字在商業片裡很不起眼,可比起文藝片基本上只有1億上下的票房來說的話,已經算是石破天驚的一個數字。
並且表演、音樂都很出彩,每一幅畫面都很唯美。
純淨的愛情總是容易打動人心的,女主角是真的很靈氣,全程很甜,暗戳戳又肆無忌憚的愛感人至深,催淚效果明顯。
因此劉清山不僅奉獻
了劇本,還藉此推薦了男女主演,甚至答應了日後提供主題歌。
不過張導看上了金溪善的那首《遇見》,他也並不打算參與意見,畢竟這是一次對金溪善有利的宣傳機會。
只是這部影片暫時拍不了,因為張導目前正在奧運組委會,為準備開幕式已經推掉了好幾個劇本。
這樣算下來,他最終開拍時年之後,而這部片子的原版拍攝於10年,那一年女主角周東語還是一名正準備迎接高考的高三女生。
只不過提前了一年,這名女演員就有希望延續她的出道作品,這也是劉清山最希望看到的。
至於張導會怎麼想他提供的名單,劉清山也不會為此而傷腦筋,到時候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應付過去。
整整一上午,劉清山等人都在忙著後期剪輯,然後交給弗雷德裡克帶回去新增特效就是了。
特效部分就簡單了,由於大部分遠景龐大場面早就製作了出來,再加上一些細節的特寫就能滿足。
下午大家都是在錄音室裡的度過的,包括鄭軍的那首《流星》的華語版,都需要抓緊錄製出來。
由於昨天的拍攝過程不會出現在這檔節目裡,於是前一天泰勒、金溪善和鳳凰傳奇學習蒙古舞的畫面就會作為主要播出內容。
再加上昨晚上的草原篝火晚會,已經錄音棚裡的一些內容,足夠撐下兩期的內容了。
當天晚上,除了假面舞團,其他嘉賓陸續離開了。
林肯
樂隊對這一行還是很滿意的,不僅得到了劉清山的兩首歌,也獲得了免費在華國宣傳的好處。
接下來節目組會在夜裡直接趕往下一站,十三朝古都古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