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唱和音部分的。
這些人其實早在今天排練時就出現了,自然是被許微邀請來的,不然以他們目前的名氣和演唱水準,還不足以跟這麼多大牌明星一個舞臺表演。
舞臺下的當地人,看到有這麼多他們熟悉的歌手出現了,令現場的氣氛明顯活躍了很多。
有一座城市它讓人難以割捨
有一種懷念它叫做曾經來過
有一種旋律它扯著嗓子唱歌
在他的中心人們叫它鼓樓鐘樓
有人說西安水土讓人變得懶惰
來打把挖坑我教你撒叫生活
是誰對西安印象留在黃土高坡
來跟我唱一首咱西安人的歌
劉清山一開口,就惹來臺下無數熱烈的掌聲。
因為他嘴裡蹦出來的是地道的長安方言,立馬一種熟悉感就襲上了每一個當地人的心頭。
當然這地道二字有些誇張了,畢竟陝省的方言五花八門,即使在長安城,也同時存在著好幾種方言口音。
他的口音基本上就是陝普音,更接近於普通話的那種方言。
真正的西安話叫此紀話,城裡城鎮或上世紀來西安的東北河南人是不會說的,歌中用詞與此紀話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從音樂本身來說,旋律、節奏以及配器上沒有任何驚喜,就是非常俗氣的套路。
從歌詞上來說,真沒啥更有意思的了,還是城牆泡饃這些東西,整體感覺就像是幾年前當地歌手唱過的詞,今天又拿出來換個方子再唱一遍。
如果只是本地歌手自娛自
樂,那還是一首蠻有特色的歌。
但無疑這首歌在未來的商業上來講是很成功的,一是因為這首歌是劉清山演唱的,再一點就是它突出了長安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