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娛樂王朝從景甜開始>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見證了歷史的古城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見證了歷史的古城牆 (2 / 3)

他認為自己人的一舉一動都處於大庭廣眾之下,懷著一顆普通遊客的心情不脫離群眾是最好的宣傳方式。

當然他的護衛隊會散落在嘉賓的周圍,用以堤防不良用心者就足夠了,沒有必要把一行人的行程搞得像

是大人物的基層視察。

明城牆顧名思義修建於明朝,它實際上就是一個設計巧妙,功能齊全,建造宏偉的軍事防禦設施。

城牆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是個長方形,周長12公里,所以走在城牆之上,給人的感覺是要比市區的四車道馬路還要寬敞很多。

有四座城門,每個城門都由箭樓和城樓組成,城牆的底寬大於高度,所以它能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牆。

一排排城磚像一條條長龍,每塊轉之間沒有一點縫隙,據說是因為當時在磚

胚中加入糯米、獼猴桃和棗這三樣東西一起攪拌夯打製成的,堅硬如石,非常堅固耐用。

很多城磚上都刻有字「王戶***」等等字樣,原來當時的城磚採用實名制,每一塊城磚燒製好後,都會讓制磚的人和一名劍手來檢驗。

如果城磚能被劍手射入,造磚的人就得死,說明城磚不堅固;如果劍射不進城磚,說明劍‎​​‎​‏‎‏​‎‏​‏‏‏手不合格,也要被處死。

當時就是用這樣殘忍的方式修建了每塊城磚,這堅固的城牆裡飽含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啊!

城牆周圍存放的軍事裝置,每個都有一個特別的名字,都有它獨特的功能。

城牆上的垛口,這是便於士兵向外窺察、射擊的地方,外城牆和內城牆也是根據垛口來分的,有垛口的是外城牆,沒有垛口的是內城牆。

站在城牆上,放眼望去,一條寬寬的河環繞著城牆,這就是護城河,它是阻止敵人進攻的第一道防線。

導遊還說了這樣一句話:要知城牆有多高,得看護城河有多深。

傳說當時製造城磚的泥土都是從護城河裡挖出來的,護城河挖得越深,就說明城牆就越高。

吊橋是護城河上唯一的通道,一旦有敵人入侵,吊橋就被升起,整個城市就成為一個封閉的戰鬥堡壘。

都知道「甕中捉鱉」這個成語吧?就是把一個甕放上一些吃的,釣引鱉過來,然後一進去就會出不來。

古代時也是把城門開啟,放敵人的千軍萬馬進城,然後萬箭齊發把敵人全部消滅,它的作用就如「甕中捉鱉」。

閘樓與箭樓之間的半月形空間,就叫做甕城。

城牆上每個設施都隱藏著很多小知識,為什麼城牆上的每個敵臺,都是相距120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