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大名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 第六十八章 神明降世,了塵撒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神明降世,了塵撒豆 (1 / 3)

敦煌城內亂成一片,無數天神教徒和大明守軍以及漢民殺成一片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玉泉山頂峰上也有一座碑塔正高高聳立,猶如利劍直插雲天。

碑塔以巨大的花崗岩石砌成,光雕刻花紋就動用了數千工匠日夜趕工,石中有孔,內澆以青銅汁液固定上下,千年不倒,萬年不朽。高約九丈,寬約一丈。形如利劍,劍指蒼穹。塔碑一面刻滿了道教符咒經文,鎏金而成,另外一面便是幾個鎏金大字——華夏不滅,英靈不朽。塔碑之下就是純白大理石的基座,和漢白玉砌就的祭臺,上圓下方,雕刻著無數祥雲的圖案。

塔碑幾天前的落成了,原本正德皇帝是準備待到“華夏千秋祠”落成的時候,再啟用的。誰知道,雲華卻突然改變的主意。一定要今天落成。不知道她是如何說服了張天師,還有一干道教高層的,在改變主意的當天就帶著全京城的道教弟子前往了玉泉山唸經祈福,為塔碑開光。

一時間京城轟動,什麼時候能見到道教這麼多宮觀這麼齊心地做一場法事啊!一時間玉泉山下人潮湧動,若不是有京營官兵封鎖了山道,還不知道到底到會有多少老百姓來“佔領”山頭呢!

道門如此大的動靜,佛門也不是聾子。華夏千秋祠事關國祭,誰能拿到這樁差事誰就是理所當然的“國教”正統。本來說好的各佔一半,沒想到道門如此“卑鄙”,竟然想甩開他們吃獨食。

這還了得?就在道門弟子前腳出城,後腳京師的幾位高僧大德,以及進京的活佛喇嘛們就聯手跑到了正德皇帝面前,他們也要率領全京城的佛門子弟前往玉泉山唸經祈福,開光請神。

正德皇帝愁到不行,原本就是人家道門的事情,了塵仙師忙前忙後,你們這麼橫插一腳好像不太地道啊!就在正德皇帝被一群和尚煩到不行的時候,李東陽率領著內閣大臣們也聞聽到了訊息,急衝衝地趕來了。

一番商議之後,正德皇帝和內閣大臣們便相出了一個甩鍋的主意,讓佛道兩教自己去商量就好,什麼結果朝廷都表示同意。幾位高僧和活佛立刻滿意而回,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和張天師以及三山掌教們商議的,反正第二天滿京城的和尚也跟著一起上了玉泉山。

於是本就不大的山頭上,一邊道士一邊和尚各自唸經,黑壓壓好大一片,經聲如雷,好不壯觀。

第三天一大早,正德皇帝就陪著張太后,還有夏皇后,帶著一班文武大臣出城了。御駕鳳鸞,浩浩蕩蕩好不壯觀。說起來可憐,正德皇帝可是好不容易出城一趟,一路上上興致頗高,張太后也終於有機會離開那座冷冰冰地紫禁城四處看看了,心情頗好,和自己兒媳婦有說有笑的,難得給了皇后一個好臉色(因為子嗣問題,沒少埋怨皇后不得力,沒辦法抓住正德皇帝的心)。只是一班內閣大臣們的臉色就不怎麼好了,怎麼看都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從京城到玉泉山的路並不遙遠,大清早出發,哪怕走得再慢,正午也到了。正德皇帝還要在山下沐浴更衣,然後便是禮部的官員將封禪泰山的一套禮儀拿了出來,正德皇帝看來是沒什麼希望去泰山封禪了,如今用在這裡也算安慰一下。給正德皇帝講課,囉囉嗦嗦,絮絮叨叨,弄得正德恨不得掐死了對方,好好的一番心情全給敗壞了。

正德皇帝正在遭受禮儀轟炸的時候,太后就帶著皇后以及一班宮女太監在山下向著山峰頂上仰望了。群山之中,哪個最高的山巔之上,直插雲霄的塔碑還是很顯眼的。其實遠在幾里外便能看得見了,只是沒這麼清楚罷了。

“母后,哪個像劍的石碑是幹什麼的?”皇后一直悶在深宮裡,倒是很少打聽外面的事情的,忍不住好奇地問道。

“我聽雲華說:這個塔碑叫英靈塔,是接引四方英靈,代天封神所用。還可以讓我大明武運昌隆,江山永固。此塔不倒,大明江山永固!“張太后頗為驕傲地說道。

了塵一對師徒的本事,全京城誰不知道。如今如此大興旗鼓地一定要建這麼一座國祭之臺,哪怕大臣們再有意見也不敢明著反對了。只能拿國庫空虛來久拖不決,暗暗反對。但若是誰敢明目張膽地反對,那就真是找不自在了。

難道你不希望大明武運昌隆,威服四海?

難道你不希望大明江山永固,萬世不移?

誰敢說一個不字,誰就是大大的反賊。最起碼都是居心否測,其心可誅了。皇家絕對不會放過他的,而且別人還不能說情,這就叫政治正確。你看那班大臣再不願意,不也捏著鼻子跟著來了嗎?

“哦!”夏皇后一陣驚歎。立刻就有宦官前來勸駕道:“太后,皇后娘娘。外面天冷,為保鳳體,還請進入鳳帳歇息。晚上還有祭祀要忙呢!”

“走吧!這天也確實夠冷的。也不知道皇帝晚上還受不受得了。還有云華,一個小姑娘,唸經又不少她一個,竟然帶著師妹們全跑山上去了。哀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連狐狸都不放過。狐狸它會念個什麼經啊?”張太后抱怨道。卻沒發現身後的夏皇后的臉上一陣難看。

顯然在太后眼裡,雲華才是真正能陪她說話的人,卻把正牌的兒媳婦,大明皇后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夏皇后心情能好嗎?

玉泉山上經文陣陣,聲飄十里。一幫子養尊處憂的道士和尚哪兒受過這些罪啊。哪怕身上有著厚厚的棉衣,依舊在這山上凍了個半死。還一點形跡都不能漏。誰要在這道佛兩門別苗頭的時刻掉了鏈子。回去準沒好果子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