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一亮,知府大人便將家人送出了城,看著大隊護衛簇擁著馬車漸漸遠去,知府大人蔚然一嘆地轉過了身去。家人可以離開,但他不能。作為一方主官,守土有責。敦煌城上的日月旗還在,他就還在。敦煌被攻陷,他也就必須“一死已報君王了”。
知府大人還沒進城呢,就再一次看到大批馬車蜂擁著向著城門而來。知府大人苦笑一聲,看來敦煌城裡聰明人著實不少啊!有向著鳴沙山而去,畢竟那裡有道家神仙,也有向著東邊而去的。那裡有嘉峪關,進了嘉峪關便有了安全保證。
敦煌知府衙門的大堂裡,知府衙門的屬官們濟濟一堂。山雨欲來風滿樓,作為一群老官油子,誰的“狗鼻子”不是賊靈賊靈的?原本以為渾渾噩噩能過一天是一天,他走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沒想到昨夜一夜神蹟降臨,漢人們歡心鼓舞,開始有了底氣跟天神教民們一爭長短了,而那些平日裡橫行慣了的天神教民們豈會善罷甘休?
“哎那位神仙也是,沒事來這敦煌幹什麼?還嫌這裡不夠亂嗎?他是神仙,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可有想過這敦煌城裡的百姓一旦被煽動起來,那些天神教民豈肯幹休?”敦煌推官康大人是滿腹牢騷地發洩道。說起來他也是流官,跟知府一樣,也是任滿將離的時候,只可惜偏偏就這時候來這麼一出,心裡怎麼會沒火氣。
推官話一出口,滿大堂鴉雀無聲。推官剛開始還有點不明白狀況,可一看見知府大人滿臉鐵青,諸位同僚那滿眼嫌棄的目光,臉色“刷”地就白了。
在這裡可都是漢官,大部分可能都在昨晚親眼見證了“神仙”法力無邊地一幕之後,虔誠信奉道尊了的。哪怕不為了修仙成道,也希望死後,能得福報。沒看見昨晚,神仙只渡華夏之民往生,只渡道門之人往生極樂麼?這時候恐怕都想著如何向那位“神仙”表達自己的“虔誠”吧?
“啪!”知府大人滿腔怒火,一手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震的上面的茶盞都快跳翻了。
“身為大明朝廷命官,全無一點擔當。事情還未發生,先想著推衍塞責,你是何居心?聖人猶言:華夷之辨。你也算飽讀聖賢之書了,可曾明白這是道統之爭?若無鳴沙山上神仙顯聖,我等渾渾噩噩,不出百年,這裡必定檀腥滿地,不復漢民寸土了!“知府大人喝道。
其實箇中道理,大家誰不明白。城裡漢民勢弱,天神之名強勢。各任官員為求平安,一味壓制漢民,偏袒他族。無論為求自保,還是種種”特權“,無數漢民遷走,無數漢民拋棄祖宗神明,皈依天神之教。長此以往,這是還是華夏之土,大明之疆嗎?只是知易行難,又有幾個當官的不是隻為自己前程考慮,一年又一年,積重難返之下,後來者更是有心無力,或者乾脆隨波逐流,睜隻眼,閉隻眼了,反正大明江山又不是他們家的。
”康大人若擔憂城中生亂,可以掛印而去,我等絕不會強人所難。不過今日之事,本官定會一五一十上報朝廷。所有責任本官一力承擔。“知府大人發完火,又回覆了慢條斯理的語氣說道。
知府大人語氣雖然柔和,可聽在這位康大人的耳裡,卻猶如雷霆。康大人一時間面無血色,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悽悽惶惶地望向了諸位同僚,看著在座所有官員紛紛對著他的懇求撇開臉去,哪會不知道自己今天算完了?
求情無果,這位知府衙門的推官自知今日算是成了那隻被殺掉的雞了,成了被諸位同僚和上官們送給那位鳴沙山“神仙”的“見面禮”了。一股憤懣之氣沖天而起。索性撕破了臉冷笑道:“本官也是朝廷命官,你們不經朝廷,休想罷免於我。若是此地平安就罷了,若是城中真的大亂一起,你們諸位恐怕都將玉石俱焚。休言本官到時候看諸位笑話了。”
康推官拂袖而去,知府衙門花廳裡一陣沉默。知府大人還沒說話,這會府丞大人難得和知府大人站在了一邊,嗤笑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花廳裡諸位官員聞聽,立刻將目光轉向了那位平日裡除了跟知府大人唱反調,啥事不管的府丞大人很是不解此話從何講起?
“他們全家不久前已經皈依天神了,只是恐為士林不容,不與外人講起罷了!”府丞大人解釋道。
“不好,那傢伙肯定去通風報信了!”知府大人突然回過神來失聲道。
“許典吏立刻組織三班衙役巡視全城,一旦事情不對,立刻來報”知府大人立刻吩咐道。
“府丞大人立刻通知城內士紳,馬上召集大家出錢出人,對內彈壓,對外守禦。直到朝廷兵馬到達”
“其餘人等,立刻盤點府庫,組織漢民巡邏,發放武器,有敢作亂者,可以先抓起來,若是拒捕,可以當場斬首。本官會將此事上奏朝廷,說明利害.事關道門,當今太后,皇上,還有國師可都信奉三清的,定不會置之不理,大家但請安心.本官去會一會本城天神教首領,看看能不能化干戈為玉帛,大家以和為貴.“知府大人安排完,滿堂官員紛紛點頭,領命而去.
敦煌城裡,漢民一大早的時候,還覺得自己有了神明“撐腰“.都覺得膽氣壯了好多.半城裡香火四起,漢民們紛紛開始公然祭拜自己的神明,祖先.騎馬.趕驢向著鳴沙山“朝聖“而去的絡繹不絕.但到了中午,部分嗅覺敏銳的漢民都開始感覺不對了.街上到處都是巡邏的差役,士紳們聚集在知府衙門共商大事,回來的時候都是一馬車一馬車的往城外離去,也有很多開始組織家丁民壯暗地裡開始操練了.連城內守軍也紛紛開出了營地,走上了街頭,而且很顯然是去天神教民區的.
“天神教民這是要造反了嗎“漢民們暗地裡議論紛紛,膽子大點的開始商量著自己如何自保,膽子小點的卻是準備出城了.可惜天還沒黑,城門便已經提前關閉.城內一時譁然,城內開始流言滿天飛,人心惶惶.
“大人,您和伊瑪目談的怎麼樣了“府丞大人看著憂心忡忡的知府大人從外邊回來,立刻問道.
“他們說伊瑪目正在向著天神懺悔,不能見外人.“知府大人臉色鐵青地道.
“今天突然多了好多天神教打扮的人進進出出,下官怕他們內外聯絡,或者混進馬賊,已經提前下令關閉城門了.“府丞報告到.
“嗯,既然談不攏,就只能準備嚴加防範了.城內尚好,就怕內外勾結.如今天神教民紛紛聚集在他們天神寺廟之內,我等漢民不得入內,恐怕今晚大亂將起啊“知府大人嘆氣道.
“聚眾謀反,大人為何不強行衝進去遣散“府丞大人問道.
“天神寺廟,外人不得進入.若是本官要帶人強行闖入,他們不反也得反了.還會說是本官官逼民反,倒打一耙啊本官恐怕洗都洗不清啊“知府大人此話算是掏心掏肺了.
“哎大人還是心慈手軟啊“府丞大人搖了搖頭道.
知府大人自己嘆了一口氣,沒說話.他當然知道自己的佐貳官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他們在準備造反的話,人髒並獲大功一件.若是沒準備反的話,也可以栽贓,一樣大功一件.只是大亂一起,又有多少條人命要毀在這一念之間啊城內還有一半漢民,可此去往西,可全是天神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