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熱火朝天,驕陽炙烤著滿目青蒼的飛雲峰,卻驅不散峰間終年流幻的白雲。大捷、歡聲雷動,豪情灌醉了血戰歸來的人族修士,沒有誰不在狂吼著發自心底的激越。
飛雲峰上每一個角落,都在你的感染之下充滿血戰豪情!近十萬為勝利歡呼的人們在心中如此吶喊,看向高坐巨獸之上銀瞳蕭雲的目光,便如同看向他們衷心崇敬的王,神色間滿滿都是敬畏和欽服。
不過這樣的念頭才剛於人們心中升起,卻馬上就有了否定:不!首戰便徹底滅絕近四百萬巫族蠻子,小小凡人王之尊號那有資格表述蕭雲大護法功績,這是我們人族的現世大尊!
於是在少數當年馳援過闔洲大戰的修士領頭之下,感激被蕭雲拯救了性命,且被狂勝異族的豪情刺激,血脈賁張的十萬人族修士紛紛振臂呼喝,很快便在飛雲峰上聚起滾滾雷音。
“邪雲......邪雲......人族大尊......邪雲大尊......!”
聽到人們熱情無比的歡呼聲,不斷揮動雙手回應的蕭雲,不禁被來自十萬人的豪情感染。心如明鏡的他此刻內心同樣激盪不已,銀瞳之中的寒光更如劍噴吐,越發顯得精芒耀眼、威如天神。
說來銀瞳蕭雲自度劫轉生和化魂之後,現在的形象再非往昔般陰森可怖,與同齡的凡人青年幾乎毫無差異。只是有些顯得殺氣凜然、性情高傲,但被他渾身散逸的陰陽互濟道韻完美掩蓋,令人見之頓生莫測高深之感。
得見此番異相的人族修士們,越發堅信蕭雲就是上蒼賜予人族的大尊,紛紛熱血沸騰的奮力狂呼,惟恐大尊不能聽到他們的聲音。只是那脖頸上條條暴起的青筋顯得好不駭人,或許這就是人心中的狂熱。
可惜蕭雲並非什麼上蒼所賜的人族大尊,反而與天道相互憎恨形同宿敵,顯然飛雲峰上所有人族修士都沒有想到會是如此。不過身處萬眾歡呼之中的蕭雲,卻有了相當震驚的重大發現,正是來自於狂熱的人族修士們。
只因蕭雲心中劇烈激盪之下,銀瞳迸發的玄陰之光過處,就見數以萬計肉眼無法看到的白色虛線,將他與近十萬人族修士中超過半數相互連線,隨即陣陣源於人心的願力持續湧來,直接灌注到他的心海真慧輪中。
震驚的蕭雲當然知道這是什麼,對上古神道並不陌生的他很清楚,這種源自人心的願力於宗教來說,即是所謂的信仰之力。蕭雲雖然並不是神修,但這些源自人心的願力確實非同凡響,短短時間便讓他的心之力暴增一成還多。
原本如此迅速增長心之力修為,必然會帶來心境失衡導致本心凌亂。須知修心本就在於智慧掌控和積累人生感悟,並非能夠利用天才地寶速成的修行之道,人的心境成熟必然需要過程。
也是、作為人雖然可以存在少年老成的現象,但畢竟有著不能違背自然道則的限度。如果哪個十歲的孩子因為什麼未知原因,忽然具備了百歲老人的心境,那可以肯定已經不是人,而是被奪舍或者根本就是鬼。
可現在蕭雲收穫到這些願力,使他心海真慧輪中的心之力暴漲後,不但本心毫無凌亂之感,反而激動不已的本心因此平靜。竟然顯得好不祥和、恬靜,隱隱有著道法自然的體現,且讓他有了幾乎要沉醉其中的酣暢感。
蕭雲略一思索便已瞭然,修心的他自然明白願力同樣來自於人心,所以才可以和自己的心之力完美融合,不會存在什麼損害。或許這就是神道極力發展信仰的原因,人心的願力確實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上力之源。
由此可見凡人之心所擁有的願力,雖然同樣存在著善惡美醜,但對於心之力並無太大影響。蕭雲早在開闢心海真慧輪時,便已領悟不同心境的掌控和力量衍生之法。此時發現無論願力也好詛咒也罷,原來也可以透過智慧來實現掌控,這與掌控本心大同小異。
而產生願力的人心並非永恆不變,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和感悟,以及正確引導和足夠的智慧,卑劣完全可以轉化為淳樸。不過若是遭遇無法抗拒的外在誘因,善良也有可能轉化為邪惡,想來願力這源於人心的力量也在不停衍變。
思慮及此蕭雲有了新的修行方式設想,如果採用神道發展信仰的方式,收集願力壯大心之力量,就必須要有產生心之狂熱的人和事。比如今日解救十萬人族修士、比如創造大勝後人們必然的崇敬,不斷重複這樣的具體事例,誰都可以成為被信仰的主體。
蕭雲微笑著和修士們揮手打招呼,心中卻在不停的思考和明悟,難怪以修行願力和本心為主的佛門,屢屢被冠以鼓惑人心之名,但這似乎正是佛道的成功之處。然而這並不適合追求隨心所欲的自己,被戒律禁錮的有限智慧同樣是種偏執。
不多時、思考著也微笑著的蕭雲,在人海暴發的歡呼聲中已來到峰頂大殿之外。隨即遠遠便看到以李家兩位太上族老,以及兩位神僧為首的大修士迎候隊伍,忽然心中靈機一動,有了怎樣聚集人心的主意。
“玄濟(玄空)恭迎大護法完勝歸來,挽狂瀾於既倒、解我人族之倒懸......!”
“大師、我們之間就不必說這些客套話了吧,蕭雲身為人族一員,此正是份內應當之事,哪當得如此讚譽啊!”蕭雲扶住兩位合十鞠躬的老佛徒,滿臉恬靜的微笑直令人如沐春風,隨即略略轉身向李家兩位太上族老恭敬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