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陣清新海風迎面吹來,遠遠傳來浪花在輕聲低吟,仲夏夜空點點繁星與皓月爭輝。令霧葉島沐浴在皎潔銀光裡、也沉浸在歡樂裡,放聲歌唱的人們都在為蕭雲歸來肆意慶賀。
忽然看到島上有夜影在婆娑,原來那是無數魚尾葵在搖動它們挺拔的數丈身姿,引得頑皮的螢火蟲在它們身邊翩翩起舞,舞姿分外輕柔動人,於是也發出了歡樂的笑聲:“譁...譁......”
可是回到宗門的隋雲很焦急,深深皺起的眉頭令人看著好不揪心。而不知為何來到霧葉島的玄空神僧,雖然寶相依然莊嚴、神態仍舊自若,但也顯得隱隱有些憂思,分明這位頂級佛修正有煩心之事。
聞訊趕到的蕭雲本就無心觀賞仲夏夜景,與意外來到的玄空神僧相互見禮之後,分別一年多才重聚的兄弟倆只是迅速交流幾句,便顧不得和弟子們圍著篝火開心歡慶,三人當即疾步來到緋霖殿中。
蕭雲雖然僅僅恢復了半數記憶,但對於霧葉島此時的窘境已經很是瞭解,今日他探察到的眾人心念,無不說明了因他沉睡所帶來的困境。三人回到殿中落座之後也不閒述,蕭雲揮退了執事弟子便問向隋雲。
“二弟、如今光洲的局勢如何,巫族的攻勢現在是否已經遏止住,還需要多久才能擊退,內海前往馳援的修士可曾因為兌換不力而生事?”
誰知不問還好,一問之下隋雲頓時大倒苦水,他今日急匆匆的趕回霧葉島正是因為此事,這年餘來可把他這負責戰功兌換之人愁得個不輕。
“大哥、現在我們已經奪回了千佛崖周邊萬里,在此範圍內的大地裂痕也盡數移山填埋了。但是今日這來之不易的局面只怕難以長久,也許要不了多久我們又得退守佛地。”
蕭雲聞言心知隋云為何會如此說,雖說霧葉島取得了蛟族和洛家的支援,但能夠提供的也只是海中所產修煉資源,內海馳援光洲的修士可不會缺少這個,如果沒有幽冥煉材可供兌換,誰還會去進行無益之戰?
這年餘時間可以勉強支撐下來,完全是霧葉島放棄了自身利益,採用交換得到的陸產靈物進行戰功兌換。可是陸產靈物總還是凡界自產資源,其珍貴程度和哪能比得上幽冥煉材,這便造成了陸產靈物已在內海馳援修士中達到飽和。
蕭雲自然知道現在已是迫在眉睫,若是霧葉島再不能兌現承諾,不但剛剛獲得的聲望因此消弭,更有可能讓好不容易才擁有的根基之地瓦解。沒有信譽的勢力誰會賣帳?又何談返回闔洲重建宗門?
想到此處蕭雲頭大無比,可去不了枳迦界又能有什麼辦法?只得鬱悶無比的問道:“二弟、以你估算我們現有的儲備還可維持多久?能否先採用發放憑證兌換戰功,待日後再兌換實物可否?”
“大哥、如今再不能拖延了,若是再無幽冥煉材兌換給往援光洲的內海修士,只怕好不容易得到的局面很快就要因此失去。大哥、光洲可比不得霧葉島,離了內海的修士才不會擔心什麼蛟族嚴令,如果局勢亂了估計很難挽回。”
蕭雲聞言好不懊惱、更無比的自恨,恢復了半數記憶的他當然明白隋雲很不容易,能夠將眾多馳援光洲的內海修士安撫至今,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畢竟內海馳援光洲的修士都是為利益而戰。
然而現在蕭雲忘了紫陽天衍盤的馭寶訣,短時間內他根本毫無辦法。也只能再盡力延緩些時日恢復記憶,才有可能解除這本不該出現的困境。
對此蕭雲自然無比愧疚,不但認為因為自己才讓兄弟窘迫至此,更自覺對不起前往光洲血戰的內海同道。無奈之下只得好不愧疚的有了解釋。
“二弟、因為年前度劫時我受了些傷損,今日甦醒後發現記憶丟失了很多,最關鍵的便是我遺忘了穿梭法訣。因此無法儘快向光洲輸送幽冥煉材,可還有辦法拖延些時日待我恢復記憶?或許兩月時間我便可重拾記憶,那時再多的幽冥煉材都不是問題。”
聽到蕭雲所言玄空神僧當即答道:“大護法、若是如此卻不需焦急,月前大護法沉睡之事便已傳至光洲,因彼時酣戰正急,方丈師兄雖有意讓老衲前來救治也不得成行。老衲此行原本便是前來救醒大護法,因此奉請了淨心琉璃盞隨身,不想大護法自有我佛庇佑無恙甦醒,若只是丟失些記憶完全可以旦夕得復。”
“太好了、如果能夠馬上恢復記憶,我只需七日......不、不,只需三日,我便可以向光洲輸送足夠的幽冥煉材!”蕭雲聞言頓時大喜,現在他最為焦急之事便是無法穿梭前往枳迦界。
“大哥、既如此我們馬上請玄空大師設壇演法吧,光洲實在是等不及了,還請大哥不要責怪小弟心急。”隋雲見宗主大哥只是因為丟失了記憶,才導致沒有幽冥煉材兌換,倒也放下了他一直懸著的心。
只因曾經身為方丈隨侍的隋雲再清楚不過,藥王菩薩留下的佛寶清淨琉璃盞,最能解脫人心迷障、魂靈錯亂。其無上般若之光哪怕只為大哥加持個多時辰,定能讓宗主記憶盡復、好處無數。
得知馬上就可以恢復記憶,欣喜無比的蕭雲自然不會多作耽擱,隨即傳命甄友乾於樂潮宮內禁室佈置妥當。也只是個多時辰之後,三人便入內登壇,緊閉的門外更是集中了霧葉島上所有強者護法,好一番如臨大敵的景象。
玄空神僧入得禁室也不多說,當即便誦動佛咒請出情境琉璃盞。只見金色佛光轉瞬之間璀璨無比,一盞瑞彩萬道的金色琉璃蓮花燈盞,憑空居於法壇中央丈許高空,撒下一片可以瞬間開啟智慧的般若之光。
“大護法、般若之光已啟,請即刻登壇禪定,老衲這便與隋雲居士為大護法持誦般若心經。”
再次體會佛法的蕭雲只感本心恬靜無比,還不曾登壇接受佛光加持便已經恢復了少許記憶。心有所感的紫眸大護法微笑著,竟也有了那麼幾分佛門大德的風範,隨即向老神僧和兄弟略一點頭,便緩步登得壇上於般若之光下禪定。
隨著玄空神僧和隋雲持誦般若心經,盤坐於三層法壇正中的蕭雲沐浴著般若之光,無數的往事頻頻於腦海重現。而閉目入定的蕭雲,臉上的神色也隨著無數記憶的再現,卻是或喜悅、或傷悲,時而憤怒、時而迷惘,如同再次經歷了他的人生一般。
再歷人生無疑就是種大好機緣,須知人處於不同的年齡、擁有智慧的多少,決定自身對於事物的認知。同樣的遭遇由更具閱歷之人經歷,所得到的感悟與心之衍變必然更為智慧達觀,而不是年少時心智不成熟的扭曲和極端。
蕭雲重新得到這些丟失的記憶,便如同在重新感悟自己的人生,這顯然便是一種極其難得的修行。也是、修心者修行的本就是人生,已至心變境達觀的蕭雲,因此分明得到了極大的收穫。
或許這便是定數使然,因為空性邪惡所以才引發蕭雲失去弟弟的誘因,因為蕭雲自感罪孽所以能得到心靈解脫。更因為蕭雲不惜自己的財富報恩佛門聖地,所以普慧禪院才會不遠百萬裡來救他,難道誰能說這一切不是因果?
般若之光下蕭雲在恢復,同時也在重新感悟自己的人生。隨著時間的流逝、般若心經的反覆持誦,仿如重獲新生的蕭雲,迎來了必然會至的機緣。只因梵語般若之意即是智慧,而修心的根本也正在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