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調官、監試官還要掛鎖,只許進、不許出,此為“鎖院”是為了防止考官串通考生作弊。
直至確定進士榜單之後,他們才能離開貢院,大概要在此處住半個多月;這也就算了,關鍵是三千多份卷子,就那麼幾個人,一次又一次地批閱評價,簡直能讓人頭暈目眩甚至是嘔吐不已。
大周皇朝的科舉考試畢竟也是“神聖”的,相對情況下,是較為公平公正的,所以這些考官也是認真負責的,一旦上心,肯定是心勞日絀。
更何況,那些卷子上的答案,除了前半部分有標準答案之外可以對照之外,後面的都是那種開放式題目。
什麼文章了,詩詞了,文賦了,這才是批閱評價最為難受的一部分,畢竟千人千面,一張卷子往往會被考考官們,翻過來、覆過去地查閱、評價一遍又一遍,力求“公平公正”:
“經義貴平正此作雖無甚奇特,取其平正而已,待之。”
“講兩如字,迴護掩印,明白簡當,讀之足以起人仁孝之心。
“此作旨趣雖無甚奇特,勝在語論卓有根據,氣頗平順,故錄之。”
…………
氣頗平順、取其平正、無甚奇特、無甚出彩………
這種屬於平平無奇的一類,暫且待定,如果不夠人數的話,會擇優錄之,而接下來一小部分的則是直接被錄之的:
“認理真而措詞不拘不泛,論據詳而主旨吻合傳注,行文周密而次第轉承無隙,此題作者當為道學精深之輩也。”
“事親事天,發揮透徹。此作文氣平正,當錄之。”
此文究中正平和、淳樸簡絕,卻給人一種花團錦簇、氣勢磅礴之感,錄之。
…………
當然,直接錄取為進士,僅僅只是開始而已,要在這一小撮士子舉人之中排其名詞,這可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
於是乎,最後那詩詞文賦的重要性就提現 出來了,這玩意兒相當於高考選拔很厲害的人才的那種最後的大題。
“不行,不行,這個不能錄之。”
一考官連忙擺手說道。
“為何?”
“此人文風論述精密,承轉嚴絲合縫,而且不累贅用詞,特色非常強烈,而且詩詞文賦作得極秒極佳,前三甲都不遑多讓啊!”
那考官看著眼前的卷子,非常欣賞且讚歎地說道。
“因為這是溫庭筠的,令狐宰相已經放過話了,要殺一殺此子恃才傲物的銳氣。”
其實就差點沒把話說明白了,就是令狐宰相不讓他過,他們這些考官又怎麼敢讓他過,誰敢得罪那權傾朝野的宰相呢?
“唉~”
一聲長嘆,是在為溫庭筠嘆息,又是在為這艹蛋的朝堂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