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我爺爺發現的話,我可吃不了兜著走。”
吳毫有些無奈地苦笑著說道,看來祖宗牛逼、爺爺牛逼,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啊!
“《十指鍾馗圖》?”
那張畫卷緩緩開啟,丁二少有些狐疑地問道,此畫卷之中的鐘馗雙目有神,虯髯豎起,右手指向畫外,與雙目所視一致。
左腳前踏,身軀配合協調。衣紋飛揚,線條勾勒柔中帶剛;怒髮衝冠之狀。整幅畫面怒不可遏,氣勢逼人。
尤其是那十指,充滿著一種律動之感,彷彿像活著一樣,不對,是整個鍾馗都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撲面而來一般。
在場的許多人也感到那“虯鬚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的那種意蘊;
即使感覺不到的,也覺得畫中鍾馗的各部分比例十分精確,形象鮮明,真切感人…………
據說畫聖吳道子曾經在大同殿上曾畫了五條龍,“麟甲飛動,每欲大雨,即生煙霧”,真是生龍活現;
作畫之時,“風落電轉,規成月圓”,圍觀的人群見他畫技如此高明,“喧呼之聲,驚動坊邑,或謂之神”。
“丁兄好見識。”吳毫點點頭,肯定地說道,其餘人紛紛發出感嘆之聲,哪怕是一個不懂丹青之人,也能覺得此畫作之傳神。
“不枉此行啊!”
“真的是見識了!”
“我得多看幾眼。”
………………
而吳毫此時又開啟了一幅新畫:
畫作上只有兩個人物,一個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特,虎虎生威的鐘馗,
一個身穿紅色的袍服、長有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另一隻腳掛在腰間,腰裡還插有一把鐵扇子的虛耗小鬼。
鍾馗圓睜雙目,一手抓住小鬼,他伸出另外一隻手去挖小鬼的眼睛,而那個小鬼一臉驚悸,已經被鍾馗凌厲的神態嚇蒙了。
鍾馗捉鬼,表情為怒,那是一股悲憫蒼生,除惡務盡的怒氣!
“竟然是《鍾馗捉鬼圖》?”
黃巢不可思議地說道,眼睛恨不得一直睜著,想多看一眼,哪怕是一眼。
自然,也引起了轟動,這副畫作可很有講究,很有歷史:
“明皇開元講武驪山,幸翠華還宮,上不懌,因痁作,將逾月,巫醫殫伎,不能致良。忽一夕,夢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絳犢鼻,屨一足,跣一足,懸一屨,握一大筠紙扇,竊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繞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藍裳,袒一臂,鞹雙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後擘而啖之。上問大者曰:‘爾何人也?’奏雲:‘臣鍾馗氏,即武舉不捷之進士也。’乃詔畫工吳道子,告之以夢曰:‘試為朕如夢圖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筆圖訖以進,以瞠視久之,撫幾曰:‘是卿與朕同夢耳,何肖若此哉!’道子進曰:‘陛下憂勞宵旰,以衡石妨膳,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以衛聖德。’因舞蹈上千萬歲壽。上大悅,勞之百金。批曰:‘靈祗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兼靜妖氛。詔告天下,悉令知委。’”
丁廷嶽那雙鈦合金狗眼注意到,那鍾馗的大手緊攥“鬼”的脖子,那“鬼”微顯透明的胸內,隱約藏著一顆黑色扭曲的心,黑黑的心上長著一隻灰白的眼睛,極其的邪惡!
“此圖不凡啊!”